(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家事新聞:三成家長憂子女開學感壓力

 


  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於8月期間以自填問卷形式訪問407名中、小學生的家長,調查他們如何面對子女開學。以10分代表最高壓力,受訪家長當中近三成人﹝28.5%﹞的壓力指數達7至10,屬偏高水平。接近五成被訪者主要擔心子女難以跟上學校課程進度,亦有三成人擔心因為學業問題引致親子衝突,顯示家長十分關注子女學業,這也同時對他們帶來壓力。

  過分關心導致情緒困擾

  為協助子女應付開學,暑假期間,近四成﹝37.8%﹞家長會安排子女做補充練習,另外,安排子女補習主要學科和參加適應班的家長數目相約,各約佔三成﹝34.6%及30%﹞。開學後,仍有三成﹝31.4%﹞家長打算為子女安排補習。另外,一半﹝50.4%﹞家長表示會主動向老師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現。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上年度青協「關心一線」處理有關校園生活的4716個求助個案中,觀查到部分家長因過分關心子女開學後的情況,導致有情緒困擾和壓力。這些家長由於不想子女落後於人,為子女悉心安排補習班或課外活動,最終令自己疲於奔命,壓力不斷累積。

  家長應平衡作息免操勞

  她提醒,家長不應盲目將子女與他人比較,反而更應該多與子女溝通,了解開學後的情緒及心理變化,幫助子女及早適應開學時環境和人際關係的轉變。

  徐小曼補充,家長重視子女學習表現是理所當然的,但若果太過側重於學業成績,則會對子女造成壓力,影響親子關係,甚至引發親子矛盾及衝突,同時亦會忽略子女的情緒變化及身心發展。另外,若家長因子女開學適應而面對持續的壓力,積極尋求協助,例如與伴侶和社工傾談,一同尋求解決方法,以免壓力累積。在職家長更應平衡作息時間,以免操勞過度。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博師奶:父親的道歉,能提早嗎?



年輕的公眾人物犯錯,首先出來道歉的往往不是他們本人,多數是他們的父親。房祖名的父親(成龍)、柯震東的父親都出來了﹗成龍的聲明「對祖名說:做錯了事,要承擔後果。身為你的父親,我願意與你共同面對未來之路。」孩子要承擔後果,父親與他共同面對未來之路。說真的,我感動了﹗

可是,如果「共同面對未來之路」可以提早些,會不會沒有那麼遺憾?沒有現在的難堪?話說小房子已經升讀中學了,作父親的某日心血來潮,去了兒子的小學接他放學。等了多時仍不見,致電太太查問,才驚覺兒子已經升中了。作兒子的,可會感動?父親又曾公開表示兒子及不上自己,兒子怎麼辦?事實,又是不是真的如此?父親有時間了解過他嗎?房的朋友在標誌著他的照片旁留言:Food poisoning is never fun...he needs some tlc(tender、love、care)anyone?(食物中毒不好玩,他需要溫柔、愛和關懷,有人嗎?)」

那邊廂,報章不斷重複柯震東一句說話:「她(媽媽)只管我的錢,其他都不管我,不坐牢就行。」究竟柯媽媽給了兒子什麼信息呢?多賺錢,就對了?做什麼也好,抓不到就可以?兒子吸毒兩年了,如抓不到,還會吸多久?媽媽真是不管嗎?



父母的角色在孩子人生中有多重要,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便會明白多了。父母即使非常忙碌,身不由己,也別吝嗇給孩子真誠關懷。因為,孩子真的需要你。那怕只是專心陪伴吃一頓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或是專注陪伴30分鐘;又或者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給孩子手寫鼓勵便條,留個真摰關愛、鼓勵的口信…只要讓孩子感到被父母重視,便有愉快、積極的成長動力。面對是非、黑白、引誘,試探時,沒那麼脆弱,也會考慮父母的感受,懂得尊重自己,能自愛。

我相信兩個大男孩本性不壞,犯錯了,固然要承擔後果,但父母又如何自處?


究竟名成利就,金錢以外,父母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不能失守呢?



博師奶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5歲女患新學年焦慮症 上學便嘔















【經濟日報專訊】新學年即將開始,若子女一聽到返學,就嚷着身體不適,或有可能患上「新學年焦慮症」。有年僅5歲的幼稚園學童每逢上學便嘔吐,母親不惜辭去工作照顧焦慮的女兒。

有精神科醫生指,近年小學或幼稚園學童患憂慮症的轉介個案上升,或與家長的催谷有關,尤其是要求孩子報讀學前playgroup。

準備3套校服 防弄髒不上學


鄧女士的女兒5歲起已有焦慮症,K2新學年不肯上學,每逢上學就無故嘔吐,情況持續整個星期,鄧女士甚至會準備3套校服,以防止女兒以嘔吐弄髒校服不能上學的藉口,但女兒卻始終不肯踏入校門一步。


最後鄧女士只好連續數日陪同女兒一同上學,雖然能慢慢令女兒減低對上學的焦慮,但女兒對生活的焦慮感卻日趨嚴重。


鄧女士說,與女兒一同去商場逛街的兩小時內,有1.8小時都在洗手間門口排隊,只因媽媽提醒商場周末會有很多人排隊去洗手間,想去的話要告知一聲,女兒就因此而緊張,常感覺自己想去洗手間。


鄧女士有感不妥,帶女兒求醫,醫生確診她患上焦慮症。鄧女士稱自己非「怪獸家長」,不會強迫女兒參加興趣班,推測女兒的壓力與焦慮是來自自身,因她本身有讀寫障礙,擔心被同學或陌生人恥笑,從而產生焦慮。


為緩解女兒的焦慮感,鄧女士不惜辭去業務員的工作,專心照顧女兒。由於女兒容易對新環境產生焦慮,鄧女士每天陪她建立規律的生活,避免到新餐廳用膳;又會在考試前一天,親手準備女兒最愛的芒果布甸,作為女兒考試後的獎勵,減低其對考試的緊張感。


經過鄧女士長期的努力,現就讀中六的女兒已大大平復了焦慮的心情,更會與媽媽打趣地說:「不如我們今天嘗試新餐廳,看看我會不會緊張?」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李明冲表示,焦慮症學童的求診個案,約佔整體兒童患精神問題求診個案的10%,年紀最少患者約為5歲,而在新學年開始前後,求診人數會增加。


他說,壓力會增加憂慮,而這種壓力來自多方面,如家長的過度催谷、自我要求過高或面對新挑戰時產生憂慮等。


疑playgroup教面試 致怕學校


精神科專科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陳國齡表示,近年小學或幼稚園學童患憂慮症的轉介個案上升,懷疑或與家長的催谷有關,尤其是要求孩子報讀學前playgroup。


她解釋,因有部分playgroup專門教導孩子面對幼稚園入學面試,指導他們要舉止斯文,談吐大方,容易營造學校是凝重的印象,令孩子造成陰影,從而害怕學校,產生憂慮症。


陳國齡呼籲,家長勿給兒女增壓,應多鼓勵、多溝通,若發現兒女的焦慮持續及加劇,並出現逃避行為,如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頭痛、失眠等,就應該盡快求醫。



轉載自:5歲女患新學年焦慮症 上學便嘔 - Yahoo 新聞香港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父母專訪:想家庭好‧別執著小事

  


爸爸媽媽是獨立個體,要共同建構家庭,需花上不少心思、時間來磨合。事業型女性Elise,嫁了個喜歡她當全職媽媽的丈夫。「愛」最大,她順著丈夫意思回家當總管。看著兒子由「哭到整間餐廳都聽見」般的固執,到會說:「媽媽,對不起﹗」成長成熟,Elise甚滿足。縱然與丈夫教子態度不同,仍以大局為重。「『你想家庭好嗎?』我們看大目標的,芝麻綠豆小事,算吧!」


 丈夫兒子凌晨接放工

Elise是位職業女性,原本任職投資銀行,丈夫卻想她「轉工」,歸家當全職媽媽。在她懷著長子時,積極游說她辭職。「我先生覺得孩子要由父母教,認為聖經是這樣說,是他的領受。父母要自己負責任,否則,給工人教,教得幾多?不過,我敷衍他,因為捨不得這份工作。」其實,Elise工作壓力非常沉重,沉重得一度使她失去嗅覺。「開工就打仗,臨放工老闆給工作,帶回家。兒子睡了,又再開工,每天睡一會,很不健康。」但她仍然放不低,直至眼見丈夫和兒子一同受影響。「有晚我在客人公司開會,要幫那停牌公司復牌。老公打電話來說兒子哭得很利害,但我走不開。老公很生氣,問我送他入醫院好不好?我話『好』,我無辦法,如果因我而令那公司未能復牌,我負不起責任。到凌晨十二時,老公抱著睡了的兒子到公司找我;他們在茶水房等我,等到凌晨二、三時。」


「我思索『是否要全家人suffer呢?為了甚麼?』其實這樣我投入不到工作,很難兩邊兼顧;我決定辭職。有同事邀請我去其他公司,條件很吸引,但都忍心拒絕了。」Elise決意回家專心照顧兒子,接著來的是母子間一連串的精彩互動。當中有喜樂,有沮喪;有笑聲,又有眼淚。Elise說:「如果以為做全職媽媽,兒子就會年年考第一,這是不會的。」事實上,兒子考第一亦非她的期望,「成績要保持中上,是我的底線。成績墮後會沒有信心,因為懶而墮後會變成習慣,沒有動力。考第一壓力太大,考前十名左右最快樂。有研究說,真正能幹的人就是這類人。」只要孩子盡努力,Elise不會嘮叨,也給予自由。「考完試不會問他們表現如何?讀小四已不看功課,有老師要求我才看。看完功課,我會講:『這裡做錯,你看要不要改;若不,就留給老師改。』他說由老師改,我就算數了。」大兒子今年已讀中學;小兒子亦已九歲了。




 孩子需要Special Play Time

「哥哥長大了很多,曉得多為人設想,更明白人的互動關係……越來越好。」Elise以滿足的語氣說著。她全職照顧大兒子時,他才一歲多。憶述當時的情景Elise表示「好多火花!」「他性格活躍,聰明又很固執,不理人;加上我自己無經驗,造成很多衝突和傷害。他兩歲已經不睡午覺,你知道午睡時間對媽媽來說是黃金時間,可以做到很多事。『個個都睡,別人怎樣怎樣…』開始比較。後來心想『不睡就算』,放開點。」這個「放」字得來不易,是Elise透過許多閱讀和學習的成果。「閱讀過很多書,在教會請教過來人,上衛生署的3P課程,學習遊戲治療。」不願午睡只是開始,Elise覺得固執才是問題。「每次去某餐廳,一定要坐某個位置。有次有人坐了,理應坐另一枱就好,但他『不可以』,一定要坐到。他大哭,哭到整間餐廳的人都聽見。很頭痛﹗」Elise認為跟這類性格的孩子相處,用權威效果不大,更會破壞關係。


可利用生活場景增加他們接受事物的彈性,「自己照顧,易掌握他的脾氣;適當時便引導。他想吃雲呢拿雪糕,沒有啊﹗怎麼辦?我話『不如不吃啦或者選第二種味道。』他選後者,『對啊!沒有雲呢拿可以吃朱古力,你想到辦法啊﹗』小事都能開導他,要看準時機,捉著teachable moment,全職媽媽有這優勢。」相處時間多,磨擦亦多,要舒緩。Elise極力推薦曾幫助她的「遊戲治療」,「每星期玩一次,我稱為“Special Play Time”,幫到他舒緩負面情緒,令平時的互動更好。那段時間專為他而設,遊戲方法是很尊重他,他做主導;可以指揮阿媽,阿媽又會聽;情緒舒緩出來。」其實,Elise自己都要抒發。「沮喪過『教極都不懂,已經全職揍你!』教到喊『媽媽很不開心!天父將你給我教,媽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他知我在乎。過後,他會說『媽媽,對不起!』」信仰支持著Elise一家,「每晚有祈禱時間,對小朋友是好教導。他們會說『有甚麼問題同天父講』。」


  


想家庭好別執著小事

Elise認為以愛做前設,愛孩子才能進到他們內心,當感到被愛,他們才受教。小兒子性格有別於哥哥,懂得顧人感受,很窩心﹗雖然不「難揍」,但亦要花心思。「他都固執,愛面子,不會在外人面前哭。有次他不願上學,我不准,用了方法帶他回幼稚園。他哭著去到門口,自己用紙巾抹乾所有眼淚才入學校。老師問起,無需再講,他會知媽媽尊重他,沒讓他出醜。」弟弟愛錫哥哥,但哥哥遲遲未懂呵護他;有時會有磨擦。Elise會作調和角色,方法是:各自外出購物時,鼓勵他們買多一份物品給對方。然後她就在雙方面前作一番肯定,增強兄弟感情。「『你真是好弟弟,記得哥哥。哥哥真好,有個愛錫自己的弟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哥哥/弟弟,而且有好兄弟。」Elise稱這方法是錦囊妙計,用以緩和關係,效果很好。試問那個人不喜歡被關懷呢?夫婦相處更不在話下。


「老公教仔比較開放,我就較為緊張。有時有爭拗,盡量不在兒子面前講,但他們長大懂得看面色,要解釋『爸媽意見不同,但動機都是好的,在調息中。』」丈夫愛冒險,帶兒子行危險的山嶺;Elise反對,無效﹗會大吵大鬧嗎?不﹗「明白他脾氣,有些位置無需再傾,他不會放手。轉移目標啦,跟兒子說『要提提爸爸小心啊!』結婚十幾年了,有些事不必執著;執著牙膏怎樣擠?褲子怎樣摺?無意思。我欣賞他肯做家務,將焦點轉一轉。」有人會問:「就是結婚十幾年,仍不肯改嗎?」Elise反問:「『那你想家庭好嗎?』我們看大目標的,芝麻綠豆小事,算啦!」她會主動叫丈夫出外跟男士好友聚會傾傾講講,「一齊擠在家,不可行。『出去﹗出去!』外向的,當然要他歸家。」Elise注重平衡,閒時愛運動、Shopping,近幾年以她的輔導專業,以Part-time性質幫人。「兼職可舒緩情緒,雖然cases棘手。有人四十多歲,內心千瘡百孔,因童年缺少父母的愛。他大學畢業,任職高層,但內心貧乏。現在補救,難啊﹗」她引以為鑑﹗ (miu)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家事新聞:(調查)小學生最關心功課考試




(星島日報報道)新學年即將開始,不少家長已經吩咐子女收拾心情準備開學,以免成績落後於人。有機構調查發現,小學生最關心的事情是功課、考試及溫習,其次是身體健康;負責調查機構指,結果反映受訪小學生已經潛移默化社會和家長的期望,建議家長多關心子女學業以外的情況,並鼓勵他們作多元發展。


香港聖公會小學輔導服務處在二至四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一千一百多名小四至小六學生,調查他們最關心的事情。結果發現,近四成受訪小學生最關心的是功課、考試及學習;其次是關心自己身體狀況,接近三成人希望身體健康。調查亦發現,五成六小學生將功課、考試和學習排在最關心及第二關心的事項。另外,一旦受訪者關心的事情不如意時,四成八人感到害怕憂慮及不能放鬆,四成六人會發脾氣和情緒失控,亦有三成人會難以入睡或發噩夢。


香港聖公會小學輔導服務處分區總監蕭海暉認為,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小學生最關心的事情是功課、考試和學習,可見小學生已經潛移默化社會和家長的期望,但若家長只關注子女學業,在他們放假的日子只安排參加不同的興趣班和補習班,單以學業作主導,會令孩子在成長中未能取得平衡。


蕭亦指調查結果亦反映小學生未能有效面對挫敗,提醒家長要懂得替子女分擔及紓緩情緒。調查機構建議,家長每天應安排最少二十分鐘親子時間,關心子女學業以外的其他情況;亦應讓子女有方面發展,除學習外,亦應該培養子女其他方面的興趣;家長也要時常關注子女特別行為和情緒反應,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困難。




見到這個標題,做父母的有什麼感想呢?好友覺得很好,她說:「細路仔,就係應該關心功課考試,好過掛住打機啦﹗」講得對,關心功課考試很正常,返工都會專注工作啦﹗不過,細讀內文,就發現問題並不是最關心功課或考試,而是在這方面遇上困難或者不開心時,不敢對父母講出來。這樣對孩子造成困擾或抑壓,易發脾氣。

在孩子情緒病個案增加,而且趨向嚴重的情況下,家長要未雨綢繆。孩子把困難或問題收藏心中,有人以為是成熟、懂事的表現,但卻忽略了孩子沒有機會表達及學習解決問題。要是孩子只能從發脾氣抒發感受,也於事無補,反而加劇負面情緒。

關注孩子心靈發展,讓他們喜愛學習,也精於表達,做個開心快樂的孩子。


好書推介──「徒‧書館」eLibrary





 不論你坐車或等人,隨時透過「徒‧書館」

閱讀基督教屬靈書籍、靈修、讀經及收聽詩歌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家事新聞:低頭族變笨測試 笑完要Look Up




*** 竟然真會發生這些事情?講真,真是有點滑稽﹗不過,最近自己也失手,差點撞到咪標。幸好,及時停步,真失禮




【經濟日報專訊】只顧低頭玩手機,眼睛不看路,跌傷事小,但有錢執也視而不見?吃飯不知味,還連累餐廳等位時間也變長。手機如何令人變笨蛋的測試,好笑!但笑完別忘了抬頭,look up!

對手機拿得起放不低的低頭族,無論是行街或搭車,甚至與親友同桌用膳,眼中只看到手機熒光幕,他們看不到的,又豈止是前方有沒有路人或電燈柱、坑渠?還有別人眼中,他們日常的言行變得有多笨。以下幾個測試,對低頭族的你,可會是當頭棒喝?

行人路分快慢綫 免撞倒人

專用通道也看不到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上周四開始,在華盛頓鬧市的第18街進行實驗,以白界綫把行人路分兩邊,一邊是地上寫明禁用手機的「快綫」,另一邊則是專為玩手機者而設的「慢綫」,路上有明顯不過的手機圖案,還貼心地分隔不同走路方向的低頭族。
低頭族專注看手機,在街上跌倒或撞倒其他途人是常有之事,對於專用通道應該拍掌歡迎,但實驗卻發現,低頭族果然甚麼都看不到,看着一個又一個的途人只顧盯着手機,對地面上的圖案及白界綫視而不見,諷刺嗎?

有錢「執」卻走寶

低頭族的眼裏,容不下手機以外的事物,但可想過他們連金錢也不放在眼內?《每日郵報》今年6月引述美國西華盛頓大學(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於2010年進行的一項實驗,在芝加哥路邊的一棵樹上,掛了100張一元美鈔,鈔票上有字條寫着「隨便拿去」,然後在旁記錄路人反應。

有錢不懂執 用膳時間倍增

從放上YouTube的片段可見,這棵樹與途人只有咫尺距離,只要抬頭直視便可見到,實驗結果是,63名使用手機的途人當中,只有4名看到「美金樹」,卻有逾九成是不為意有錢執,有人曾抬頭也沒反應,可見低頭族對於眼前的事物視如不見。其實如此情景一點不陌生,你可曾與不停留意手機短訊或忙於查看fb的朋友談話?即使他偶爾抬頭會望一望你,但從其眼神或回應中,不難發現他一直心不在焉,往往只回應「吓?」「係咩?」

用膳都慢過人

吃飯玩手機是低頭族的標記,看到他們一邊吃一邊按手機,或已令人不耐煩,但原來餐廳等位時間變長,也要歸咎低頭族。

紐約一間餐廳老闆屢接獲食客投訴等位久,遂翻看閉路電視,比照2004年跟2014年的錄影畫面,他剛將結果放上網,指現今的低頭族,在餐廳坐下後不是看餐牌,而是先看手機,之後又會向店員問WiFi連接密碼,先處理手機上網,結果未點餐已花了平均21分鐘。

之後食物上桌後,食客固然要先餵手機,拍完食物又輪到各人與食物合照,拍完不滿又再拍,拍得久,食物變涼又要求翻熱,即使開始進食,但也是一邊玩手機一邊吃。2004年客人平均用膳時間是1小時5分鐘,到2014年則增近倍至1小時55分鐘。最後老闆不忘提醒低頭族,可否多為他人設想呢?

手機愈來愈高智能,但變聰明的是手機,至於忘形使用手機的人,則可能反而變得遲鈍,過往不乏研究指,沉迷手機影響心智發展及記憶等,但還不是愈來愈多低頭族?

像盲眼蝸牛 不知要到哪裏

留居日本20多年的美國學者Michael Cucek,看到日本滿街低頭族,今年3月在網誌撰文把此現象稱為「Dumbwalking」,指低頭族如盲眼的蝸牛,行得慢又不知自己要到哪裏,無視路上其他人,以傻來形容,也不為過吧?

早前一段名為《Look Up》短片在網上瘋傳,沒人交談的地鐵車廂、沒有孩子盪鞦韆的公園,還有低下頭錯失的情緣,令人印象深刻。拍片的Gary Turk提到人人沉迷手機,會出現傻人世代(Generation of Idiots)。

外國近年也有不少報告提到低頭族受傷入院的原因古怪,如撞到電燈柱、跌落坑渠等。手機令人變笨,看來也並非靠嚇。現代生活不可缺了手機,但也要提醒自己拿得起,放得低!


轉載自:低頭族變笨測試 笑完要Look Up - Yahoo 新聞香港


重讀新聞--- 睇芒不看書 大腦變得懶


近來的新聞,真是不願看。好心酸啊﹗

在網上重溫一些「走漏眼」的新聞,發現有驚喜。日常生活中,的確有些事情需要不時被提醒,再加以調整。

這一單新聞有調查數據,有驗證,有專家意見,很值得跟大家重溫。特別注意這些情況對我們孩子的影響,加加油呢﹗



【經濟日報專訊】書展開鑼,書迷期待,惟如今上網方便及電子產品流行,愛看「芒」與鍾情手上拿本書逐頁揭的人數已此消彼長,但不少研究指閱讀書本更刺激思維,不想腦袋變懶,還是多看書好。

香港書展今日在會展揭幕,每年例必人山人海,今年預計7日展期內可突破100萬人次。書展辦得有聲有色,對推廣閱讀有幫助,但也未必可扭轉愈見低迷的閱讀氣氛。

新地本月初公布一項閱讀調查指港人過去半年平均閱讀1.7本書,每月平均閱讀1.3小時,少於去年的平均看兩本書、閱讀兩小時。本周也有調查公布指中學生每年買書不足3本。

娛樂享不盡 寧要電腦拒閱讀

日常生活離不開上網,人人手上不離手機或電子產品,時間有限,當上社交網站、打機、玩手機已忙個不休,哪來時間看書?

今年3月,英國媒體引述當地的閱讀組織BookTrust的調查指,社會分成兩個陣營,一邊是堅持每周或每日閱讀,佔被訪者近一半,另一邊約45%是喜愛看電視、睇碟及上網也不閱讀。18至30歲的年輕受訪者,有逾5成指若在上網或玩社交網絡與閱讀之間,寧選前者。

愛看「芒」也不看書,並非意料之外。上網方便,一部手機或iPad,已提供玩不盡的娛樂。近年也不乏調查指大人或孩子看電子熒光幕的時間愈來愈長,閱讀看書愈來愈少(見表)。

互聯網找資料 快過書店買書

事實上,即使突然腦海興起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想知道更多,以前或會到書局買書或往圖書館借一本相關的書來閱讀,但如今隨時上網便可找到大量相關資料。

互聯網就如儲存大量資訊的「外在腦袋」,好使好用。惟美國著名資訊科技作家Nicholas Carr曾指出,上網瀏覽資訊令我們習慣快速接收不同資訊片段,反而失去仔細閱讀的能力並提出網絡令人變笨的說法。

此說法或許不是人人認同,但無可否認,平日搭車或在公共地方,還會看到多少人低頭看書?身邊你我,或許每天也花時間用手機上網或玩iPad,但拿一本書來看是多久之前的事?不過,若不想腦袋變懶,其實就不應懶閱讀。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直提倡,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因為當閱讀時,大腦會調節其功能協助理解文字,平時看字愈多,專注力就愈好,她表示,文盲的大腦跟識字者會有所不同,又指閱讀會激發大腦聯想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舉一反三的聯想力及創造力也會提升。

事實上,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去年進行研究,安排12名大學生於19天內閱讀一本小說後觀察他們的腦部變化,發現大腦內與語言理解能力相關的神經區域變得活躍,且閱讀數天後仍然持續。

或許有人認為,閱讀並非一定要看傳統書籍,看電子書不也一樣嗎?但美國西徹斯特大學今年4月便曾比較分別閱讀電子書及傳統書本的兩組中學生,研究結果指電子書有大量非文字元素如圖像、網站連結等,學生靠這些元素而非文字來理解內容,以致令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如傳統書本組。

「網絡令人變笨」 閱讀助上流

腹有詩書氣自華,多閱讀的好處毋須多說。英國BookTrust今年3月發表的調查指,來自富裕家庭的人,習慣閱讀比例高於低收入家庭,並指閱讀是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之一。姑勿論閱讀是否有助脫貧,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多看書始終是好事。

閱讀電子書並無不可,但傳統書本有其價值,父母放多幾本書在家中,耳濡目染,可助孩子自小培養閱讀習慣,閒來隨時拿起書本來讀,讀到精采部分可拿枝筆畫或寫下幾句心得,愛看書的人,一定深諳此樂趣所在。

現代人的生活被電子產品包圍,大人及孩子看「芒」時間愈來愈長。看書或許對不少人來說已變得陌生,但若不想被互聯網「騎劫」所有時間,腦袋變懶變笨,提提你,偶爾拿起一本書來讀吧。





轉載自:睇芒不看書 大腦變得懶 - Yahoo 新聞香港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野外定向活動 鼓勵子女正面解難





【晴報專訊】近年致電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並非只有意慾輕生的求助者,更多的竟是父母來電表達對子女的學業憂慮尋求協助。其實父母不能只對孩子的學習加諸壓力,要能滿足孩子的自我好奇心才會學得好,絕對操練不來。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為此首次主辦野外定向活動,鼓勵青少年從正面面對困難。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副主席(傳訊及教育)的簡柏基指出,這次與香港野外定向總會一起舉辦的「黑夜見黎明慈善城市定向比賽」,是該會首次舉辦的同類活動,目的是希望青少年能以正面的態度面對困難。他相信青少年的處世心態是從小培養的,父母擔綱重要的啟導角色。

大人也要培養興趣

簡柏基鼓勵父母也要培養自己興趣,不要為子女放棄想做的事,多參與社區活動,多與別人溝通,遇到困難就不至於感到無助。防止自殺會現時有二百多位義工,不少都做了多年,其中不少是父母,「他們說聽多了別人的困難,雖感到未必能幫助別人,但一定能夠幫助自己。」簡柏基說。

強迫學習難以見效

育有一對子女的簡柏基,大女兒順利大學畢業,之後深造幼兒教育;兒子則酷愛音響,一心考進演藝學院學習音響。可是那年公開考試成績不佳,兒子未能成功入讀,但仍一意孤行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修讀與音響有關的技術員課程,等待一年後再報讀演藝學院。在父親眼中,專業學院並不有名,擔心兒子的履歷從此有瑕疵,「那時曾經反對過,擔心那不是一張好的大學『入場券』。」然而,看到兒子為興趣能通宵達旦地去幹,「他這樣正經做事,我能反對甚麼呢?」結果由得他選擇,今年兒子終於順利考進了演藝學院,「雖然現在才讀Year 1(第一年)。」

切身體驗過後,簡柏基很能夠體會父母的想法,明白到父母很想孩子能平步青雲,有安穩的生活,但他亦看到父母的悉心鋪排,其實是抹殺了子女真正了解自己、發展自我價值的機會。他相信孩子要有興趣才會有好奇心去追尋,不是強迫就能學得好,「父母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有愛,能有犧牲自己、服務別人的心。」

求助來電升四成

「曾經有媽媽致電訴說女兒中七(高級程度會考)考得不好,入不到大學,擔心未來不知如何是好,語氣很擔憂,像天塌下來似的。」接聽求助電話達31年的簡柏基說,以往只有心萌輕生念頭的人才來電,但近年卻多了並不欲自殺、只純粹擔心子女學業或情緒的家長來訴苦。提起話筒求助從來不易,他聽得到父母憂慮的心情,亦感受到孩子的壓力。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數字顯示,2012年父母為子女致電求助達136次,至2013年上升至194次,增幅達四成多。那次媽媽的來電,簡柏基這樣回應:「我問她女兒有甚麼興趣,不如多些欣賞她的努力,嘗試放下自己的想法。」這一句並非空談,而是多年他來聽盡失落青年心聲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