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家事新聞:網絡年代 慢讀救智商




人人愛玩臉書,但拿書看則愈來愈少,法國文化部長兩年沒看過一本書遭全國指罵。雖說上網也可閱讀,惟此讀不同彼讀,看書固然不可懶,專家更提醒要「慢讀」,才不致變笨。

法文化部長 兩年沒看書捱轟

早前特首梁振英屢失言,被勸要多看書,法國也有高官陷入類似窘境,當地文化部長佩爾蘭(Fleur Pellerin)周日接受電視採訪,被問及最喜愛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的哪本著作,她答不出來,解釋過去兩年忙於工作,沒空看書,結果被輿論批評沒文學修養及不稱職,甚至指她應辭職。

少看書又或不看書的,其實大有人在,忙碌是慣常藉口,文化部長兩年看不到一本書,捱罵難免;但換了一般人也未必出奇,你可記起上次甚麼時候拿起書來看?捫心自問,有空閒也寧願看臉書?看書時候愈來愈少?

網上瀏覽重快讀 難吸收知識

網絡年代,網上資訊爆炸,看「芒」佔據了人生大部分時間,可以看網絡文章、fb貼文。台灣本月有一項調查指,65%的受訪者認為,看fb和網絡的轉貼文章已算是閱讀,比起認為看漫畫是閱讀的45%還要高。

不過,在網上瀏覽,與拿起書本來看,其實不盡相同。尤其前者,往往講求快讀,在熒光幕上眼光一掃,搜尋到吸引或有興趣的字眼才會停留,否則便匆匆略過,無疑是讀得快、讀得多,但對於真正吸收知識,又或令腦袋不致變懶,卻可能作用不大。

慢讀助集中注意力 增加思考

《華爾街日報》上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便提到不少人提倡慢讀(Slow Reading),例如一班人齊集在咖啡室內,專心地看書,至少看30分鐘,並且要逐行文字閱讀,其間不受任何電子產品干擾。

文中指出,慢讀的好處,在於可幫助集中注意力,增加思考或紓解壓力等,他們希望找回多年前那種專注的閱讀習慣,也就是沒有被Google、智能手機或fb佔據了時間和注意力的時候。
一直有研究指,堅持閱讀有助延緩記憶力衰退,大家對電子產品愈來愈依賴,甚至看芒成癮,有沒有發現自己再也無法看完一本書?有否想過,網上快讀模式,其實對我們深入理解資訊的能力,可能沒有多大幫助,也在不知不覺間失去深度閱讀的能力。

2006年一項美國研究,曾分析2百多名上網瀏覽者的閱讀模式,發現透過熒光幕看,與傳統看書逐行閱讀大有不同,首行還會仔細閱讀,但之後幾行只看了一半,後部分更會看最左側部分文字,有如「F」字形的閱讀模式。

美國神經科學學家Maryanne Wolf也曾以自己為例,指無法再看完長篇小說,因眼睛會不自覺像瀏覽網頁般快速閱讀、找關鍵字。

大家對追看網上文字內容沒耐性,在社交網站如fbTwitter盛行,文字篇幅愈來愈短。在表達及理解均變得簡化。Maryanne Wolf更指出,我們的腦袋會否變成Twitter腦(Twitter brains)?

專注力不足 成為社會新常態

拿起書本,找回舊有的閱讀習慣,且還要慢慢逐行逐字的閱讀,才可訓練專注力,讓腦袋真正理解及吸收字裏行間的知識。

美國心理學家高曼曾指出,專注力不足,已成為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

事實上,不只是閱讀,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每件事,專注力往往是成敗關鍵。尤其對於在科技產品陪伴成長的新世代,更令人擔心,幾歲孩子,眼睛對於熒光幕,反應快,腦袋也轉得快,但卻難有耐性,甚麼也三分鐘熱度,連兒童書也只愛電子版,連綫上網有聲有畫,有多少還可拿起一本實體書專注地看上幾分鐘?

在網絡時代,我們需要有快速搜尋資料的能力,但有專家提出,我們應該將腦袋訓練成可快可慢的「Bi-literate brain」,故此,傳統的閱讀習慣仍然重要。網絡提供太多方便,令人變笨,這說法大有人認同,偶爾拿起一本書,領略慢讀,別讓腦袋變懶!



轉載: 網絡年代 慢讀救智商 30/10/2014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親子活動:環抱「愛」家庭活動日



環抱「愛」家庭活動日
傳媒互動‧見證社區
日期:20141214 ()
時間:下午230 (報到時間:下午200)
步行路線:圍繞啟德郵輪碼頭公園步行一圈
 籌款用途:
1.      校園事工─ 彩虹號外》/小學徵文比賽活動經費

兒童網站「彩虹世界」http://www.rainbow.org.hk/rainbow/index.asp 
2.      照亮生命計劃(兒童聖經贈閱計劃)

 *** 活動當日,機構安排了接駁車輛,接送參加者到活動地點。上車位置,請按地圖指示。

九龍灣地鐵站A出口,經過德福商場,直線沿路向偉業街方向行至天橋,在左邊第一個樓梯位行落地面,再直行約4米左右,便是上車位置。

首班開車時間為下午一時正。

敬請參與支持﹗﹗

參加方法,請致電與郭小姐聯絡。

查詢電話:2356 4327    

電郵:gospel@tiendao.org.hk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名人童年時:憤怒童年的啟迪----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人稱「Snoopy校長」的林浣心,是現任英華小學校長。這位校長平易近人,喜歡與學生一起吃飯,開玩笑;連校長椅都可以讓給學生坐,帶給學生無窮驚喜。「令小朋友開心多好呢﹗」深明與小朋友相處之道,也許是她開心和憤怒的童年激發出來的智慧吧﹗




 一世難忘的惡老師

童年的經歷,按著程度的深淺,往往影響著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和待人處事態度。困苦難忘的經歷,委實令人刻骨銘心。然而,若將它變成正面的力量,帶給人的可不是破壞,而是建立。林浣心校長或者是個參照。提起她的童年,她侃侃而談;言談間夾雜著開懷的大笑聲,但間中也令人感覺到餘悸猶存。「成長中有很多人影響我,父母、哥哥,有很好的老師,又有很差的老師。嘩﹗差到!小學三個經歷,一世難忘。」

「小學四年班的數學老師很惡。他一入課室就罵人,轉堂刨鉛筆都要被罵。有次派數學卷,『各位同學,今次大家都考得好好,除了兩位同學。猜猜誰人不合格?』個個同學舉手,那老師就在提示,然後,成績最好的同學大叫『林浣心』。我行出去,我看不見路,只管哭;回到座位,所有同學望著我。我回家跟媽媽說『我一世都不讀數學﹗』媽媽說『你下年未必會遇上他呢﹗』媽媽很諒解,沒有罵我,對我很有用、很重要﹗」「體育堂不知怎教的?老師經常罵人,罵足三十幾分鐘。有次我見還有五分鐘才下課,很喜歡打籃球,所以冒險去『上籃』。猜猜怎樣罰?『我們一齊看林浣心射籃』不停地射……入到籃球隊,真要多謝他。」「六年班,有個老師說『各位同學,現在讀篇文給你們聽……』我只是作錯了體栽,他需要這樣做嗎?其實文章開首寫得挺好,如果我是老師,我會先讚一下,再叫學生回家寫多次。這樣,情況已經可以不一樣了。」 


 令小朋友開心多好

老師的反應,令到年紀小小的林浣心深受打擊,有氣難抒。「『紮紮跳』要被人罰,好慘!我覺得小學時沒被欣賞,影響著我今天(當校長的態度)。」今天,她已貴為校長,但有時她經過課室,聽到老師歇斯底里地講話,都被嚇到彈起。「童年陰影!需要這麼惡嗎?」曾感覺到被忽略,又令她決意認識學校每一位學生,所以她自製了一本全校學生私相簿。「我覺得入到學校,如果得到尊重和認同,認得我是誰,而是善意的,我會好開心啊!」她尊重學生,也禮待他們。學生生日,她送過一份難忘的生日禮物。她問壽星學生「你鍾意做校長嗎?」學生回答「鍾意﹗」她就將校長椅讓給他坐。回禮是一張心意卡,上面寫著「林浣心校長給我做了一分鐘梁校長,椅真大啊!」林校長笑說「令小朋友開心多好呢!」

小學時代沒被老師看重,到中學她笑言決定化悲憤為食量之餘,亦化為力量。「那時讀的小學、中學是舉行聯校畢業禮的,我相信如果我中學得獎,小學老師就會看見我上台。『哈﹗看扁我嗎?中學就拿獎給你們看。』」中學時,她搖身一變,成為老師、師姐的寵兒。活躍於籃球隊、戲劇組,又是頒獎台上的常客,終於吐氣揚眉了。「遇過最壞的,但又遇到最好的。中學有兩、三位老師對我影響很深,有個基督徒班主任,無聲無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時未信主的我。我心想『有些同學很差,但老師為何這麼有耐性,不離不棄呢?』又有個老師提拔我,令我有更多機會發揮自己。」走到中學,總算穩定下來,可以好好享受學生生活。



 快樂可以自己製造

那麼,童年的家庭生活又如何?林校長不介意透露,那不是完全開心的童年。「爸爸媽媽分別很愛惜我和哥哥,對我們照顧得很好。不過,他們關係不好,經常『火星撞地球』。父母關係不好,真難受﹗中學情況最壞,五日一大吵,三日一小吵。擲東西擲到爛,我經常要左閃右避。不閃開,連頭都會被擲穿啊!好得人驚,好火爆。」當父母吵架,她就會轉身逃跑,「到同學家飲可樂,吃花生,談天說地。」吵聲不絕,理應聽慣了,但始終是父母,罵聲進到耳窩裡,仍是一根根刺。「他們吵架,會打電話給我。每次電話響,都不是好事。媽媽已離開世界多年,但我今天接聽電話,心裡都猶有餘悸。父母不和,始終有遺憾。」

父母不和直接影響著她的情緒,心情起伏很大,喜怒很極端。「開心可以很高漲,不開心又可以失落到頂低點。但我不是個坐著等人幫我製造快樂的人,快樂可以自己製造出來的。我會找很多玩意,不開心就打波發洩,找很多朋友傾偈,畫畫,在學校玩話劇,我通常有辦法去排解嬲怒情緒。要找開心,要找出路。」林校長懂得自製快樂,也許要多謝一個人,就是她哥哥。「幼稚園到小學,哥哥自製了很多玩具給我。用十張報紙造紙船,在地下划,哈哈……當然不動啦!大富翁造得很細緻,紙皮電視機有畫面,他畫好一幅幅畫,逐張播放。用錄音機玩配音,製造卡通聲;配武俠片,敲碗『叮叮聲』;好好玩!哥哥和我創造了很多遊戲,但最重要是父母容許我們玩,地下盡是膠水,都沒有罵一句。」


 不完美中有恩典

Look back幸福不是必然的,不會完美到有幸福家庭。我覺得因為有經歷過,當小朋友和我分享他家裡的事,我會很明白,同理心很多。上帝給人一些經歷,未必是很幸福的經歷。但經歷過後,你會明白更多,可以去幫助人。」回望過去,有很開心的片段,同時亦有很困難、很不開心、很憤怒的事,但她仍說感謝上帝。「父母嘈吵,小學老師的眼光,令我發展自己某方面的特質。自創玩具,發展畫畫,打籃球,玩話劇,帶給我很多樂趣和創意,對我的教學有很大幫助。」

78年信主的她,擺脫了怨恨,學會了感恩。「本來我有很多憤怒、憤恨,『都是你們不好,經常吵架,我好嬲啊!』但慢慢懂得欣賞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小時候在學校有不開心經歷,媽媽從來沒有罵我,她很諒解。家裡一屋玩具,一地膠水,亦沒有罵,很難得﹗哥哥又愛惜我,給我很多耐性和玩具。」現在,林校長對不如意事的看法是這樣的,「人生無難題、無挑戰,就不會學懂解難方法。只要去學習解難,不論那方法是不是最好,你都已經有所學習,得益了﹗」 (Miu)


 「我已經得了祕訣,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或是飽足,或是飢餓,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我靠著那加給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4:12-13)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每天自由遊戲 建立健康依附關係


早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家長每天讓子女「自由遊戲」至少一小時,然而有幾多小孩真正做得到?新學年家長除為子女訂下學習目標,也應計劃每天親子遊戲時間,增進彼此感情之餘也令孩子鬆弛紓壓。

「不時也聽到家長說,不知道怎跟子女玩,常常重複玩類似遊戲,很悶。」遊戲治療師蔡惠雲(Stella)說。「其實不用複雜道具,已經可以玩很多遊戲,令彼此有更多交流。」更重要的,是建立父母與子女健康的依附關係。

發展中腦控情緒

不少教學重視開發兒童左右腦潛能,Stella指出,近代科學愈來愈重視研究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和教養的關係:不少研究發現兩者關係密切,而遊戲對兒童中腦發展大有幫助,影響其玩樂、情緒、社交等能力,亦往往最為家長忽視,他們大都重視掌管智能的大腦發展。她補充,若要理性思維發展得好,要先發展控制情緒的中腦,然後才是大腦;中腦發展得好,才可控制情緒,然後影響整個腦部發展,這樣才令兒童成為理性、受控的人。「不過,家長大都跳級,集中發展大腦……舉例說,孩子都明白守規矩,卻仍忍不住發脾氣,事後才知衰,下一回,又再一次由情緒主導……」

玩得多性格主動

Stella也是以用家身份,跟五歲半的兒子實踐洞悉遊戲真諦,「很多雙職家長,回家後幫子女看完功課已到睡覺時間。不過一天抽半小時玩,都是優質時間。」那半小時不是閱讀字卡,純粹無聊遊戲都可令雙方減壓,「玩半小時稍事休息,更能令孩子做功課專注。」即使上學乘車的時間也可遊戲,不用帶任何目的,「就算幾個月大的嬰兒,簡單一條毛巾蓋着寶寶的臉,又拿走,已經是遊戲。」

依她觀察,從小有足夠遊戲時間的兒童,性格會較主動,對不同事情能自發構思不同可行方法,亦更有創意。「有時候,我會畀孩子空間,由他們決定想做甚麼,有孩子會跟我說:我不知道做甚麼,通常都是媽媽安排;有些孩子聽到可以話事,已急不及待想玩甚麼。長遠來說,自發性及創意對兒童的發展都很重要。」

從旁扶持增成功感

父母跟子女遊戲培養正向親子關係,當中互動有四項重要元素:一、彼此有眼神交流,專注在同一事物上;二、家長有主導權,告訴子女可做及不可做甚麼,清晰給予指示;三、身體接觸給予雙方滋養,有種被愛感覺;四、給予適當挑戰。「當家長了解子女的性格、能力,都會嘗試給他們不同挑戰,在做到和做不到之間,若能從旁扶持,會令孩子有成功感,這並不是家長站在一旁看、評分,而是支持。」然而若急於將挑戰元素放入遊戲以提升子女能力,往往令他們抗拒,失去樂趣。




 延伸閱讀: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家事新聞:丁子高教仔 要Torres學承擔 & 五子之母Jane Gottschalk:家庭是最強後盾




以為爸爸總是大忙人,對子女大事小事闊佬懶理?丁子高卻不然,兩歲的兒子Torres剛讀PN班,選校話題他相當熟行情。原來太太楊千嬅專管日常照料,獅子座的強勢爸爸對兒子漫長升學路,則了然於胸。

在丁子高眼中,囝囝Torres「好多嘢講」:「他常見到我們很多朋友,會觀察父母怎樣待人接物,因此很有我們的影子:我們在家常唱K,他兩歲已唱到媽媽一首歌的chorus,其實他連字都未識讀;他亦很鍾意學我們說話的最後三個字,學得快記性又好,特別是記人名!」

升學路愛傳統

至於升學路,「我和所有親戚都是讀維多利亞,多年來見到學校與時並進,行IB可以給囝囝有不同選擇。我是聖約瑟舊生有分加,他入的機會也大些……」他認同傳統學校可培養禮儀、尊師重道精神,雖然小學時成績不好,轉往另一間中學後卻見進步不少:「或許男仔遲開竅,小學根基打得好,加上有好勝心,成績算不錯。」中三後在上海讀國際學校,隨後在新西蘭讀大學,令他了解不同學習模式各具優點,他強調會按Torres性格發展選校。「其實哪個教育模式不重要,最重要是你怎樣跟子女溝通。現在網絡資訊太快,每天你也可留意到究竟這代的孩子在學甚麼,而且天天都不同。」

灌輸正確價值

常說現今家長壓力大,丁子高指:「所謂壓力,也是源自比較……你見到同班的太太,畀子女學甚麼,你是否一定要跟?反而接觸過不同的人,更覺正確的價值觀才最重要,這跟家庭資源無關。我會畀適當的物質生活,但他怎樣看物質的價值,要小心處理,這很影響他的價值觀,將來在社會工作的性格、態度。」

物質以外,當下怎塑造兒子性格,以面對人生種種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一份禮物。「我陪他長大,最後他成為何許人,要他長大後才知道,或許到他出來做事甚至40多歲時,才知道爸爸灌輸給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期盼兒子成為有承擔的人:「現在的年輕人看事物太簡單,太順口開河,自以為是……睇責任跟我們那代很不同,我要教兒子做一個有承擔的男人!」

頑皮吸引注意

丁子高很理解太太對兒子生活上表現緊張:「好像跌倒,爸爸會覺得很尋常,媽媽一定很肉緊。我不太緊張,是因為那個是仔,始終想他tough一點。基本上他曳,我望一望他已經識收斂。屋企人太錫他,我個仔又太醒目,媽咪、婆婆罵他,他會知:鬧完咪又係咁。我一定要建立形象,就是罵完他,他一定知後果。」他續說,幼兒的EQ未成熟,當他哭鬧一定要找方法平復情緒才會聽教。「很多小朋友都愛掟嘢,他都鍾意。大人會即時喝止,我覺得要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好像我兒子,愛食飯時掟嘢,是想你注意他。」


天生愛反叛

縱然工作日程排山倒海,但Jane自言喜歡家裏人多,更享受家中的熱鬧氣氛,這可能跟成長於氣氛嚴肅家庭背景有關。Jane的父母均是外交官,她指父親是軍人出身,非常嚴厲:「父親感覺像占士邦, 但不苟言笑。我是家中的孻女,從小就反叛,我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印度,後來家人將我『流放』到英國寄宿學校。他們多年來希望幫我回到正途,可是當他們嘗試規範我,只會令我更頑強反抗,你知道,天生反叛是我個性!」

反叛份子搖身一變成為五子之母,她希望給予孩子另一種成長的選擇。來港後,Jane發現港人家長對孩子非常嚴苛,人人望子成龍,Jane卻唱反調:「家長不應該常常以自己的期望規限孩子,將夢想強加於下一代。自己不能躋身哈佛、耶魯,不應該要孩子圓夢。小孩貴乎有自信、有個性,家長的責任應該只限於指引,孩子不喜歡數學,喜歡藝術,就讓他們畫畫去吧,他們從中能得到快樂。我也疑惑很多家長為何都不讓小朋友看電視和玩電腦,來吧,他們已經度過辛勞的一天,讓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

從不責罵孩子

Jane續說,作為父母,一切在乎要平衡、明白自己的極限,有時需要取捨。她舉例比起餐桌禮儀,她更在乎孩子待人接物之道;讓孩子表現自信、關愛,並具一定程度的優雅,便已足夠。「我的目標是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基地,隨時可回來,感到安全的環境。」Jane說。

Jane又發現本地家長常常批評孩子,又過於着緊學校成績:「孩子成績未如理想,我會問她們已盡力了嗎?因為孩子的感受最重要,當她們意識到未盡全力,就能自發改變。正如孩子不肯做功課,我也沒有所謂,只要讓他們明白,翌日返學要自行向老師解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破口大罵不但損害親子關係,孩子亦會拒絕聆聽,得不償失。」女兒們有時也會打架,腳踢小狗,Jane會向她們表達失望,她留意到孩子對這個評語的回應,遠比責備的成效更大...... 


節錄自: 五子之母Jane Gottschalk:家庭是最強後盾 - 太陽報 (13/10/2014)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接待非洲兒童 港童學懂關懷




因為大女兒的一句話,葉美婷前年開始便大開家門接待非洲兒童寄住數天。今年第二次參與同樣服務,她發現兩名女兒明顯不同,懂得接待、主動關心,連說話交流也變得得體。要是孩子主動去體會,一切進步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一班由東非洲來港的孤兒,在台上配合非洲獨有的澎湃音樂載歌載舞,熱情又感性地告訴大家他們因為得到各界的捐獻,能夠在宗教慈善組織「Watoto」提供的環境下獲得溫飽與學習的機會,脫離流離失所的景況。

與非洲兒童 共坐一椅


對「溫飽」這事,在香港土生土長十歲的YoYo和七歲的GiGi都顯得難以理解。媽媽葉美婷(Bandy)說:「她們還未明白的。」這天,她們一家人與兩名非洲兒童及一名非洲導師一起在家中吃晚餐,滿桌的飯菜,兩名女兒似乎都習以為常,但難得的是懂得照顧身旁的賓客。七歲的GiGi主動與十歲的Joyce共坐一椅,熱情得令媽媽感到驚訝:「上次接待時,她從沒跟對方說過一句話,這次卻完全不同。」GiGi還主動把白飯遞給Joyce和另一位十一歲的Agnes,以示友好。

坐在GiGi身旁的姊姊YoYo,雖與Joyce同齡,卻顯得瘦小。她能操不俗的英語,與兩位賓客溝通得十分好,進步之快同樣令Bandy感到意料之外。曾當幼稚園老師的Bandy,於YoYo年幼時已發現她在寫字方面發展不算理想,加上性格不算主動,便決心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她,殊不知一次參觀「Watoto」演唱會,「慢熱」的她竟主動說希望接待非洲兒童在家居住,Bandy便順應她的要求參與接待服務,同時看到女兒奇妙的進步。

無懼黑皮膚 主動溝通


前年第一次接待,妹妹不敢與對方接觸,YoYo也不懂得如何招待,只是彼此友好地生活了數天。這一次她們則完全不同,YoYo主動問媽媽需要為非洲兒童準備甚麼,會趕快做功課以便與她們一起玩耍。YoYo知道Joyce喜歡看家中的迪士尼公主圖畫書,便立即與她們一起看圖書,能以不俗的英語與對方溝通更令Bandy感到意外,發現女兒變得主動,亦懂得關心不同膚色的人。

於數百呎的斗室中容納三位膚色不同的人,對於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新鮮的事。當過幼師善於與孩子溝通的Bandy相信,若當初拒絕大女兒當接待家庭的要求,「她未必敢再提出要求的。」孩子一旦願意去做,學習的心便啟動了,接納與溝通之門便打開,當中自我成長的力量是很大的。

孩子間互相學習

這些來自非洲慈善宗教團體「Watoto」的小朋友,一生只有一次機會以合唱團成員身份到外地演出,有機會在別國的寄住家庭中生活。他們都是孤兒,在「Watoto」中獲得教育和成長環境,個人紀律性相當好。Bandy說:「她們知道只可玩至九時,到點便自動停止,想多玩15分鐘也會先問,批准後又會守時停止。」雖然曾經失卻溫飽,但同齡的Joyce卻比YoYo強壯,Bandy希望透過接待不同國家的人,能讓女兒擴闊眼界、彼此學習,關愛之心口授不易,必須經過接觸來體會與實踐。





Watoto website: http://www.watoto.asia/ 

** 有時間的話,很值得帶孩子去看他們的表演。上一課,開眼界﹗ ^^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專家教細路:一封家書「注意安全」




我的小麗:


「佔中」來到現在,已經震撼了每個香港人的心;也相信訴求已經充分表達出來,要聽的,都已聽見。不管戴黃絲帶,還是藍絲帶,大家亦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作為你阿姨,見到你在街上日曬雨淋,說真,擔心又心痛﹗但見你為理想、公義、民主而奮鬥,過程表現出的堅定、忍耐,守秩序,跟同伴守望相助,又叫我非常欣賞。你和同伴們真是和平,好乖,好乖;也見到不少感人場面。大人們自發去現場幫忙,照顧你們。聽到有人苦口婆心,不停又勸又罵:「不要穿拖鞋」、「不要穿超短褲」、「不要將隨身物品散滿一地,要提高警覺」、「不要睡覺,眼瞓就回家」……他們真是熱心去保護你們。


小麗,縱然是以和平的方式佔領,仍然是非法,屬違法行為。因此,更需要警覺性,不要睡覺﹗有人說:「沒有合法渠道可以爭取權益,只有出此下策,直等到要求被滿足為止。」作為家長,我頓感茫然。「我是否應該這樣教孩子呢?合理嗎?」沒有人會反對,民主自由,人人都應該享有,而每個人都有權去爭取合理權益。不過,自由也有界線。


當你身旁的同伴連穿什麼鞋子、什麼褲子去集會,都沒有想清楚;去到集會像去沙灘,意識鬆散,叫人怎不擔心?孩子,你很勇敢,你站出去。但你事前有想清楚將會面對什麼後果,將有什麼責任要承擔嗎?


校長們多次勸喻,你不走。各方人士大力勸喻,你仍然不走。你知道危險嗎?是否聽到有人大聲疾呼,叫你留守,你便留下等清場?清場的結果,你和你的同伴將是受害者,要付很大代價。有人卻已逃之夭夭。


「聲音」,你不能只聽一邊,要聽兩邊,更要聽家長的心聲,甚至觀望大眾的說法,看清形勢。小麗,這些日子,你有了解過活動的真正主腦人身份、背景、動機和目的嗎?你有空間去客觀思想嗎?


當你回家,我也想聽你說說這幾天的經歷,你實地上的一課非常精彩。趁還安全,回家有路,和同伴走吧﹗自由民主的路,長又遠﹗注意安全,加油﹗


  愛你的阿姨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心靈共舞:孩子的良心






家長聚會中,大家談及養兒防老的問題,都覺得今非昔比,養兒防老只是個空想。王太更是憤憤不平「不知怎麼搞的,我的子女都是一班沒良心的小鬼,休想老了可以倚靠他們!」


「你的子女怎樣沒良心?」大家好奇地追問。


「唉!每天晚飯過後,當我還在廚房清洗碗碟時,他們已把水果盤內的水果吃過清光,一點也不留給我。我為他們儉吃儉用,奔波勞碌,而他們只顧自己吃喝玩樂,完全沒有顧及我的需要。他們是否很無良?」聽完王太的訴說,大家都身同感受,熱烈地和應著。


「那麼,你有沒有問他們原因?」我問。


王太抱怨地說:「他們當然有許多藉口:是你要我們多吃水果的……你又沒講明,我怎知道要留一份給你……等等。 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沒有良心。」




我平靜地回答: 「小朋友是不會天生便有良心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也說:幼兒一生下來,便自然的以自己利益為先,他們自我中心,愛吵愛鬧,貪玩貪吃,追求快樂,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或稱本我),而這些本能在某程度上,對孩子的生存是必需的。」


王太一面狐疑:「你說孩子自私是正常的,我們不應該期望孩子有良心?」


我更正地說:「我們當然要期望孩子有良心,但既然良心不是天生的,家長只好努力幫助孩子建立良知 (心理學家稱它為超我),用它來節制孩子的本能,使他不會因為過份自私,而適應不到群體生活。」


王太若有所思的說:「孩子不懂得自動自覺的留生果給我,原來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提醒了我,是時候要跟他們談談,進行一下良知培訓了。」 



潔梅
資深註冊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