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名人童年時:愛慕管教 收獲進步 ── 陳永浩博士


《三字經》有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陳永浩博士擁有注重管教的父母,亦不缺嚴師。長大後,他才明白好處多多。陳媽媽管教頗嚴厲,每星期背書,標點符號也要正確。規矩明確,初時覺得有點辛苦,習慣了就好。最終給他塑造出做事有條理的習慣。陳博士也做教學工作,他說「葡萄不被壓,不會榨出酒來。」單單壓迫,效果不太好吧﹗「做完正經事,當然可以玩啦﹗」

成績差  「由得他﹗」

陳永浩博士Michael在「恆生管理學院」任助理教授,又是「明光社」的榮譽研究員。談起來知道陳媽媽也是教師,Michael喜歡教書也受她影響。教師媽媽是怎樣的?「爸爸和媽媽都很會管理我們,很會管教,但也給予我和哥哥成長空間。」這個空間對Michael來說相信是重要的,皆因小學時,他跟哥哥的成績相差太大。「我記得小學考試,他考十名內,我就臨尾十名內。我不是差到要留班,成績在下游位置。」陳媽媽管教得嚴厲一點,可以理解。不過,Michael從沒有被責罵。「成績差,罵不罵呢?媽媽話『由得他吧﹗』」「管教嚴厲但不嚴肅……『我有expectation,你不要考得太差』,又不會整天板起面。」不因成績差而被責罵,至少保護了他的自尊心。

不過作為學生,要盡量做好學生的本份。陳媽媽怎會不運用專業來幫助他呢?Michael要努力一下。「印象很深,媽媽用很多方法催谷我們。我和哥哥沒有去補習社,她用比學校更嚴謹的方法幫我們溫書。我記得溫習社(會)、科(學)、健(教),除了背書,連標點符號都要背得對。標點不對就當背錯,根本不會完全背到。」「那時有學能測驗,有天在家見到一大紙皮箱學能測驗練習;是媽媽拿回來給我和哥哥做。做完,測驗時不單知道答案,更知道出自那間出版社、那本習作、第幾題,熟到不得了﹗」做練習多了,學懂做推理題的竅門。媽媽這樣力谷,難道他沒有反抗?Michael打趣說:「不反抗,我驚無東西吃,哈哈~~﹗背書不是日日背,一星期背一次,之後可以玩。」有玩的空間,說話又不同了﹗


輕輕逼一下  也有益

「我們一定要先完成功課,背好書才能玩;印象中沒有試過玩完才做功課。我哥哥一定做到,他做完會對我說『你還沒有做完?阻著我,無得玩啊﹗』一個沒完成,兩個都不許玩。」有這條規則,間接鼓勵兩兄弟快快完成功課。Michael覺得長大後做事有條理,都是那時候培養出來的。「吃飯關電視,15分鐘就吃完。我們會傾偈,食橙時才會看電視。」「不像現時的小朋友可以慢慢吃,那時一吃完就收拾桌子,『就這麼多,不吃算數。』」如果不吃,之後肚餓怎麼辦?「無可能肚餓,根本就會搶著吃,『吃啊﹗吃啊﹗』哈哈﹗﹗」乖巧的小朋友真難得。「習慣是他們幫我們養成的,他們要幫助孩子乖巧地成長。」聽Michael的口吻沒有半點埋怨,反而聽見他說「有益」、「有幫助」。


「背標點符號時,可能覺得『離譜啊﹗』,但現在想真一點,是受用的。我記憶力算好,我做事可以全面點。記憶訓練,教導得益吧﹗做一大箱學能測驗練習,令讀書成績很普通的我,學識做推理。有練習做,就要勤力做,做好個task。習慣,就是這樣養成。」彈鋼琴的興趣,也是慢慢培養的。「媽媽教音樂,我們可以學琴。最初被逼練習,很不喜歡。但彈到某個階段,又發現幾好玩啊﹗願意練習,感覺真是不同。如果不壓迫一下,我又不會去到那個階段。」那時興起考鋼琴,但媽媽沒有逼他。「我沒有考八級,就只考七級,真是種興趣,真是玩的。」將彈鋼琴變成興趣,真能用來陶冶性情,樂無窮﹗除了彈琴,Michael也有很多活動,「我會去游泳,每個星期跟家人行山。我家樓下有滾軸溜冰場,我每星期都去玩,又玩童軍。」玩得開心,難怪Michael說「平衡了﹗」


遇上嚴師  學好東西

成長沒有太多波拆,直至他二十多歲時,才面對一次挫折。力量之源,也在媽媽。Michael修讀博士課程時不順利,「廿幾歲人要留班?﹗是不是太差勁?雖然不是特別出奇的事,做研究的人有時都要Defer,但我這樣就是太弱嘛?那天垂頭喪氣離開香港大學,沒看清巴士號碼就上車了。一上到去,竟然見到媽媽。」Michael本來可以隱瞞事實,但這麼巧合,給陳媽媽撞個正著。她問:「發生甚麼事?留班?得,無事啊﹗我們支持你,很少事呢﹗」Michael感動了﹗「那一刻真是很warm,很深刻,真是那一刻。」陳媽媽一句 「支持」,掃走了Michael的垂頭喪氣。他覺得父母不造作,他們的愛是無聲無色的,卻會感受到。「他們盡責愛我們,為我們預備得好好。起碼每天回家都無事發生,給我們安穩。我現在回家,依然很有安全感,無憂無慮。」


Michael覺得父母很聰明,不用高壓手段,只講道理。「『你要讀書,不讀入不到大學啊﹗』要做的事勉勵盡力做到,他們不說『死蠢啊﹗』」陳爸爸寡言,比陳媽媽管得嚴一點,「他沒有罵,就是做對了﹗」陳爸爸每星期帶Michael行山,關注兒子。「同哥哥爭Lego,最後他偷偷混入一些,大家都有,無衝突。」「有個淡淡的回憶,我好appreciated!爸爸做政府建築署,他會帶我們參觀新落成的政府建築物。別人不容易去到的,我都去過,最初覺得好有趣。」嚴格當中也有輕鬆,始終基於愛錫他。恩師亦嚴厲,他說「不必氣餒﹗大學遇到Professor Yu(樹王),我寫論文,他會用鉛筆、藍筆、紅筆三色筆修改,我寫一版,他寫了一版半紙意見,他有道理。差勁的師傅,只會打個問號。不知錯在那裡?但他寫出來,好到加零一。」「罵老師之前,先想想自己。老師為何要這樣逼你?不是為好玩,是為你好。既然這樣,可以試試聽教。如果老師不教你,一世都寫不到好東西。」(miu)


我已經得了祕訣,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或是飽足,或是飢餓,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我靠著那加給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12-13《聖經新譯本》)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辨「色」子女性格 因材施教 發掘潛能




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都為子女安排各式興趣班,往往花掉大量金錢及時間,未必學得開心之餘,甚至影響親子關係。專家建議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的性格與個人素質,再因材施教讓他們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發展潛能。

利用顏色 了解孩子情緒

輔導心理學家劉雅君表示,兒童語言發展有限,沒有足夠詞彙表達內心需要與想法,建議父母先透過「顏色」了解孩子感受,從而在教養上作出適當調節。「兒童會把心情狀態投射在顏色與形狀上,繪畫可反映性格與心理狀態,心理學稱為『投射法』。不妨讓孩子想著某些事件,然後自由調出顏色,再詢問這個顏色是甚麼意思、聯想到甚麼、感覺怎樣、將變成甚麼顏色等…讓子女透過自由聯想來描述感受。」

雖然單一顏色未必代表某個既定的性格特質,但他們所選用顏色的明暗、種類,線條的構成等都能反映情緒與想法。一般而言,紅色表示快樂、熱情,激發愛的情感;黃色是快樂、明亮,充滿喜悅之情;綠色代表和平,安定、恬靜、溫和;藍色有安靜、涼爽、舒適感覺,使人心胸開朗;灰色表示鬱悶、空虛;黑色有莊嚴、沮喪及悲哀之感;白色令人感到素雅、純潔、輕快。



五大性格因素模型

探索個人特質

了解子女的情緒後,家長亦要分析孩子性格。0至5歲是兒童發展性情的重要階段,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劉雅君表示孩子性情會隨著不同因素而變化,家長可按以下「五大性格模型」,初步評估子女的性格特質,從而了解他們的需要與強弱項。

情緒穩定性:評估情緒穩定性及調控能力。若一個人的情緒穩定性較弱,會表現得較情緒化,缺乏安全感,容易焦慮、困擾,自信心較低,不善於面對壓力及控制慾望。

外向性:評估人際相處互動方面的數量與活動類別、刺激追求的程度。若一個人外向性較高,喜歡人群及聚會,比較健談、有自信,喜歡刺激、樂觀與有活力。

開放性:評估尋找新經驗的主動性及反傳統的接受力。若一個人的開放性較高,求知慾、想像力較強,對藝術敏銳,注意內在感覺。

親和性:評估建立友誼關係的能力,被接受、被信賴的指數。親和性較高的人,利他主義較強,富有同情心及熱心助人。

謹慎性:評估組織能力、可靠度、毅力等。高謹慎性的人能夠處理自己的慾望、計劃,有組織力及毅力去執行計劃。


培養學習意願及獨立思考

家長若能了解子女的天賦強弱及個人特質,便可按其需要因材施教,發展潛能。劉雅君認為激發學習興趣最為重要,因為成功關鍵往往取決於「意願」而非「能力」,即使一個人暫未有相應能力,但若學習意願很高,成功機會亦會高,相反亦然。可見容許孩子自由探索、發掘其意願,對發展才能十分重要。她續稱:「例如家中電器的開關、不同的味道等,在安全情況下,應讓孩子自由探索,若經常說『不』,只會壓抑他們主動學習的慾望及動機。」獨立學習能力亦是成功關鍵,家長應學會「忍耐」,不要急著指正孩子的錯誤,也不要照顧太周到,讓他們自己找出正確方法,從而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自行解決問題,發揮潛能。


摘自:《AM730》  辨「色」子女性格 因材施教 發掘潛能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婚姻與孩子:《假如我在馬航MH370上…》



如我在馬航MH370上,沒有想到要忽然間消失了,無聲無息的,也沒有告別……

昨天還在想如何向老闆交代吉隆坡這邊的工作情況,想著如何為公司在這裡尋找合作伙伴。連日的探訪、會議、考察,仍未有動筆書寫報告。在轉往北京這程航班上,本來打算在用餐後打開電腦,卻又再次遇上鄰座不停「印腳」的短褲大叔。有股「毒氣」掃了興緻,又倒了胃口。

這半年,常游走於吉隆坡、馬六甲、檳城之間,認識了這邊的朋友、這邊的生活、教育及政治。上月答應過為61所華人學校發聲,為華人教育撰寫文章,但論文摘要卻仍處於空虛混沌之中。

孩子們說,我很久沒有帶他們出去跑跑跳跳了。因我經常在外,週末週日他們也要被迫困在家中。 聽說尖沙咀科學館的「恐龍展覽」很好看呢﹗兒子納仁是超級恐龍迷,他在班上第一個向同學們推薦,今天他卻是班上唯一沒有參觀展覽的一個。


女兒綽琳說她的測驗成績很好,問我何時送她一個Minion毛公仔?

她不知道,這回我在吉隆坡買了兩個給她和妹妹,就是收在頭上的行李箱內;

她更不知道,這時整架飛機去了哪兒,可能腦海中只剩下一個還未送她毛公仔的爸爸。但願有天,她會發現這兩個Minion毛公仔吧﹗


昨晚跟太太通了5分鐘電話,教書的她病倒了,病到聲音也失掉了。

在我「飛走了」的日子,她說度日如年。

每朝清早起來,要應付繁重的教學工作,打點三個孩子的生活起居。晚上回家,還要逐一跟進他們的功課和溫習,昨晚失了聲,才省去睡前說故事的環節。

今早在登機前,她給我發長長的短訊。原來兒子昨天在學校被人欺負,被推倒在地,前額起了一座「高樓」,她的心比兒子的頭更痛。

我想不到如何回覆,只回了三個禱告符號;更想不到的,這三個禱告符號竟然成了我的「遺言」。


這刻才覺悟到人的渺小,生命真是誰也不能掌握。縱使健康、強壯,也可以忽然消失於無形。

從消失的那天起,家充滿著哀傷,子女的童年再沒有歡笑。

可是,公義,沒有因為未完成的研究而不能彰顯;社會,興起了另一些人來替華人學校發聲;公司,沒有因為未完成的工作而不能發展;老闆,聘請了另一些人來接替我的業務。世界根本就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停頓,唯一不能替代的,大概只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

幸而,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假如」。

繼續為馬航MH370上的朋友及其家人禱告,我渴望世界仍有奇蹟,但願這一切都是「假如」。


歐偉民
三個孩子的爸爸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博師奶:透視「不快樂童年」



<新聞透視>「不快樂童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Z5LgbrX1zc


剛哭完的小小受訪者,對一百分念念不忘:「拿不到一百分,次次都是欠一分、兩分、十分。(你覺得自己怎樣?)很蠢,很沒用,所以別人都不喜歡我﹗」


與小朋友情緒有關的新聞報導,愈來愈多。<新聞透視>列出的數據,也讓人心酸﹗「估計到公立醫院求診的人只有一成,而轉介去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精神科門診部新症排期,要去到二零一六年。」我每次看到相關報導,心裡都戚戚然,不好受;是心痛嗎?是難過嗎?小朋友本來天真可愛,各有各的特色,潛力無限。但若情緒出問題,可大可小,手尾長啊?

早前新聞講,有小朋友讀兩間幼稚園。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新聞,我幾年前已經接觸過那些家長。小朋友情緒不穩,易發脾氣。那位媽媽堅定地說:「我暫時沒有辦法﹗我們已經不算利害,身邊的朋友更犀利啊﹗」

「比較」心態一來,她已身不由己。那麼,孩子怎麼辦呢?幾歲人仔,累了,也不懂表達,只能發洩情緒。負面情緒累積起來,終有一天會曝光;發脾氣已屬小事一樁。如積壓到無法控制,變成情緒病;補救,來得及嗎?



上星期,有位高中女生從寓所跳下,就因為情緒病發作。情緒病害苦了她,以及她媽媽和家人。這病不同傷風、感冒,萬一病發,後果可大可小。如及時治療,康復時間也頗漫長,影響深遠是了﹗

那身故的女生,使媽媽情緒激動,要入醫院觀察,也要接受輔導。學校則愁雲慘霧,她的老師很難過﹗寫下了心聲:「昨天係學校最黑暗的日子,一個開朗活潑的小女孩敵不過長期情緒病的困擾,選擇走上絕路,好痛心及難過。這件事也再一次提醒我,要多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擁有健康的身心靈才能讓孩子成功走人生路。」

其實,我們做這麼多,花這麼多心機,就只想孩子可以健康、快樂,成功走人生路﹗情緒病,能不能不要打擾我們的孩子啊?



博師奶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家事新聞:沉迷隔空通訊 青少年只懂說單字




沉迷隔空通訊 青少年只懂說單字 
12小時機不離手 與現實脫節



智能手機能方便生活,但過度沉迷會帶來反效果。有調查發現,近六成中學生認為使用智能手機後,減少與人面對面溝通,部分青少年甚至會12小時機不離手,溝通技巧變得生疏,至求助時只懂說單字表達意見。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賽馬會麗城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去年底訪問了945名荃灣區中三、中四學生;近九成學生認為智能手機是必需品。

有65%受訪學生表示,每半小時會查看手機一次;有四成人每十分鐘就查看一次;逾六成受訪學生認為,自己有沉迷手機的情況,過半數學生會因為忘記帶手機或手機無電時,感到不開心、忐忑不安、無安全感,甚至憤怒。受訪學生最常用的是即時通訊軟件,然而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使用智能手機後,減少與人通電話及面對面溝通;有43%亦指減少了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令人際溝通技巧變得生疏。

人際溝通技巧生疏

東華三院心瑜軒多重成癮輔導中心主任陳美璐指,智能手機能直接通往網上世界,即時通訊亦夠快,「彈」出通知信息、一來一往會為青少年帶來刺激感,而且可同時與數人對話,有一種控制感。

此外,手機通訊與電話溝通不同,陳美璐說:「在電話有無形壓力,不可以不回應,突然無聲,對方亦會查問,但手機可選擇不回覆。」即使回覆亦可用單字、短句,甚至符號取代替冗長答案。

久而久之與現實脫節,不懂交流、控制情緒、處事或解難,有個案甚至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不上學、不食飯、不理自己生病、手機要「同床共枕」,「甚至唔飲水,以免去洗手間,減少與電腦、手機『相處』。」

陳美璐指,求助者往往是家長,「出事」的青少年集中在12至14歲,然而初次接觸他們時,社工亦免不了要透過社交網站或通訊程式與他們溝通、建立互信,經一段時間後,再面見輔導,並要透過唱歌、跳舞、畫畫讓他們習慣與人接觸、表達自己,「但即使輔導時,他們亦會機不離手」。

新聞錄自:<<晴報>> 14/3/2014



說真,自己都有某些徵狀,電話不見了,都會感到不安。自己都覺得這是不健康的,所以趁阿女細,我都不主張給她玩太多電玩,過多接觸電子產品。


有家長同我計過數,「博太,你諗下,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細路幾時開始接觸,都唔會OUT啦﹗」聽上去,幾有道理


「沉迷隔空通訊 青少年只懂說單字」咪話唔驚﹗﹗所以,孩子年幼時,還是多用嘴巴說,多跟人直接埋身接觸,玩玩、笑笑更好。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父母專訪:讓孩子更有「胃口」── 陳廷三博士


位爸B、媽咪,如果有人問你:「孩子是你的誰?」你會怎樣回答?會是「我的女王、大王、公主、王子、寶貝、心肝」?還是「我個衰仔、衰女、化骨龍、麻煩友」?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專業顧問陳廷三博士的答案是:「我的骨肉」,是講情感、講注意力、講胃口……的親子歷程。



不講方法講情感

陳廷三博士專門做家長教育及輔導工作,經常受邀出席家長講座及工作坊。對於教育孩子,除了學術上的專門研究,他從當父親的多年經驗中(兒子已成年,女兒已是高中生),也歸納出獨特見解。對他而言,為人爸爸不輕鬆,只可前進,不可停下來;但與孩子相處卻有辦法。父母要清楚兩件事情:一. 孩子是自己的誰?二. 養育孩子不是責任。「中國人稱子女為『骨肉』。可惜很多人只記得『犬兒』,而忘了『骨肉』。子女的生命如何得來?他們是父母身體的一部份,是父母生命的一部份,照顧仔女就是照顧自己的生命。」正因為此,養育孩子便不是責任了。


「比如,有人跌損了腳,怎會覺得料理自己的傷口是責任?又會覺得要包紮很麻煩?如果有人阻攔你料理傷口,你不是會反抗嗎?可以自行照顧身體是權利和福份,不是責任。」養育孩子也是同一道理吧!是權利和福份,不是責任。那麼,跟「骨肉」相處可有好的溝通方法?「舉個比喻,你不用上堂學習怎樣跟恩人說話吧?你見到他,自自然然有很多發自內心的話跟他說。至於與你的孩子溝通,你會自自然然知道應該怎樣做,用甚麼態度。父母子女相處,不是講方法,是情感交流。」要懂得善待、愛護「骨肉」,只要能以愛相待,相處交流自然溫馨融洽,何需講方法?



要注意力‧就給他!

面對聽教聽話的孩子,或者可以溫馨交流。要是孩子頑皮、搗蛋的,父母如何能夠處之泰然?「小朋友想吸引父母注意力,即是他稀罕你的注意。其實父母內心應該默默高興啊﹗他們不稀罕父母注意力,才是最得人驚。就好似BB要飲奶,有那個父母覺得BB太嘈,所以不給他?BB肚餓不懂喊,父母才最擔心啊﹗」他認為要直接去面對孩子這些帶有挑戰性的行為,只要以包容的心態小心處理,挑戰的行為,將成為彼此的溝通引子,是了解孩子內心的好機會。


「社工系有個女學生在男童院實習,某天吃飯後,她經過飯堂,有個院童以侮辱的話大聲呼叫她。這位女學生就朝著聲音的方向行去,她說:『我知道剛才有人叫我,不過希望大家明白,這樣稱呼人是無禮貌的,如果有同學想找我,我歡迎他直接找我,我希望大家不要再這樣做。』講完就走,結果一星期後,有個院童敲門自首,稱被人慫恿,而且確實有事找Miss。那個院童跟女學生講了很多自己的困難。如果這位女學生主動去找他,他未必肯講。但他自願找Miss傾,就可以為他做很多事。如何面對挑戰是自己定的,他要注意力,就給他,直接了當;是好事。」


讓孩子更有「胃口」

陳博士教導自己的孩子,也是以他需要甚麼,就給甚麼為宗旨。「我重視這個人的生命,愛錫他。對他有用的,我就給。」他給孩子選擇權,從小開始。「阿仔兩三歲時,有次他走來問我『爸爸,玩甚麼玩具呢?』我說『你喜歡玩甚麼,自己拿來玩。』我沒有給他答案,他自己去揀玩具。他玩到一個地步,他做不到,我就出手幫他。其實,我一直看著他玩。」陳博士覺得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是很重要的成長步驟。「自己做決定是生命長大的表現,只有不長大的生命才永遠做不到決定。我照顧小孩,當然想他長大,愈早學會愈好。我不會說他自高自大,不聽阿爸話。我慶幸他有能力做,做父親只要提點他,需要時才出手幫助。」


喜歡玩甚麼自己揀,喜歡讀甚麼就自己選,陳博士總認為孩子能獨立成長才成事。他分享一件事:「有跨國會計師樓來香港招聘大學生做Trainee(實習生),預計前途光明。大學生覺得自己『叻』才去應徵吧!可是,有些應徵的大學生有家長陪同,職員打發有家長陪同的學生,他們填表後可以離開。」陳博士為這些學生感到可惜,「高分低能力。成績『叻』,只是力谷出來的。力谷孩子表面為他好,但沒有令孩子對身邊的事物更有『胃口』。」陳博士認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對知識很有慾望才對,求學心志強,用得著害怕他不去學嗎?


別將蘋果變菠蘿


那麼,怎樣才能令孩子對知識有「胃口」呢?「孩子心靈正常、健康,你會發覺他對身邊的事物很好奇、很有興趣。如果消化系統健康,對知識就有『好胃口』。當他肚餓,他會自己找食物吃。」說到底,要讓孩子在一個和諧快樂、父母恩愛的家庭成長,這樣孩子身心靈都會健壯,培育孩子事半功倍;而發展孩子,又要清楚目標,免捉錯用神。「好似種蘋果樹,只要將入面有的成份、潛能盡情發揮,它終會種出可口、美好的蘋果。不理社會要菠蘿、番鬼荔枝,即使可以賣得更高價錢,都不要將蘋果變成菠蘿。我未見過盡情發揮潛能的孩子會『揸兜』。」



陳博士也感「湊仔女不容易」,不過「做父母永無落場,一開始就去到盡,不可能叫停;又無演習,一定會有做錯,但不能放棄,要願意學習更好的處理。」陳博士分享了近期一個體會,當中發現了自己的弱點。「我仔慢慢長大,我發現他某方面特別叻。當我發現他有能力,我的期望、要求就提高一點,做到又再提高點,我發展著自己的貪念。最大的誘惑是『不知足』。我仔上個暑假回港檢查眼睛,發現他眼後有條血管塞了。醫生懷疑他可能患血癌。我晴天霹靂,他在加拿大升學,各方面表現好好,還計劃大學讀太空工程。但突如其來的危險,其他事都變得不重要了,能保住他性命就好。」感恩最後所有報告都沒有問題。原來,都是「骨肉」本身最重要!  (M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