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心靈共舞:心靈倒垃圾時間



某次講座中,一位家長問及如何能讓孩子與你分享心事,特別是他們做錯和失敗的經驗?因孩子愛面子,有些又比較內向,不易把內心的陰暗面展露於人前。

正如本書多篇文章所言,家長們持接納和不批判的態度去傾聽,比較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讓他們敢於分享。其次,父母輕描淡寫的反應也很重要,因為孩子為抒解壓力而來,若父母表現得十分緊張,不單未能為他們分憂,更讓他們百上加斤,他們便不再願意與你分享心事了。

對於一些怎樣也不願開口的孩子,家長不宜催逼他們,這樣可能會帶來反效果。可以試試藉故事和畫畫,間接給孩子分享的途徑。問問他們有否如故事中的某某,也遇過不開心的事情呢!又或讓他們分享一下,圖畫中的意思,為甚麼那間屋建在河流旁邊等?家長也可嘗試先分享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多分享內心的感受,可作為孩子的借鏡。

在我們家中,每晚都設睡前談心時間。在晚上,人的意志都放鬆下來,也變得特別感性,是講心事的好時機。若父母一貫地信任和接納他們,孩子有了安全感,便很容易在這刻分享其掛慮、不安、憂傷、失敗和灰心等情緒,父母便可幫助他們清理內心的垃圾。

******************************

懷疑自己的能力嗎?父母可先肯定他們過去的能力,鼓勵他們嘗試挑戰自己,失敗了不緊要,吸取經驗下一次便可做得更好了。

感覺挫敗嗎?可以多些認同他們的感受,不要急著為他們想解決方法,讓他們多點傾訴內心的負面情緒,清理內心的鬱悶。父母也可分享自己往日失敗的經歷,以收同病相憐之效。對他們說:「孩子,不要灰心,無論你失敗或成功,父母也同樣愛你、支持你,和天父一起,永遠站在你身旁。」這些話,往往會比叫孩子再接再厲等話更管用,因為他不能保証下一次會否成功,但父母和天父的愛卻是永久的保障。

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嗎?這是較難輔導的情況,因人際問題層出不迭,單憑孩子一方之言,很難有準確的分析。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盲點,幫助孩子思考,比給他們意見可能更為合適。孩子和某某鬧翻了,可以問他原因,並讓他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方法很管用的。又或,孩子想和某某做朋友,別人又不理睬他,可以問孩子為何想和這同學做朋友,他曾做了甚麼,對方的反應,並讓他思考如何更好地和這位同學相處。還有太多的可能性,求天父給你們智慧去解答吧!

******************************

心靈的垃圾倒的差不多後,便到了心靈按摩時間。說來好像很高深似的,其實很簡單,大家只需選擇一本合適的書籍,每晚一同讀一篇。我們喜愛選讀《我的天糧》內的文章,內容多是一些聖經,加上解釋和相關的反省故事。

孩子很愛聽這些故事和道理,也常常給我們一起反省的機會。記得有一次,孩子正面對考試的壓力,所讀的篇章正好講到天父的看顧,給孩子很大的安慰。又一次,一位親友到訪我們家,和我們一起讀這些文章,講及在困難時要依靠天父,剛好這位友人面對著工作上的問題,感到內容很切合他的需要呢!



何定邦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博師奶:「父母的難處」和選擇之間……


幾天讀到一段報導,標題為「心理輔導員提醒家長:兒童不是機械人 勿過度催谷。報導披露了一些案例,兒童因為學習壓力過重而引申出來的問題,讓博師奶也很傷心、很心酸。心痛孩子年紀小小,毫無反抗能力,又看似別無選擇﹗

l  有家長為5歲兒子報讀兩間幼稚園,每星期上20多個興趣班,男童最終出現腦抽筋症狀,即好像癲癇症,家長才叫停。
l  6歲小童,要轉介精神科醫生,服用精神科藥物治療。
l  其餘個案比較多情緒問題,例如哭叫、發脾氣,亦有焦慮症狀,例如搣手皮、搣自己眉毛和扯自己頭髮、磨牙、失眠及夜遺尿等。

心理輔導員提醒「兒童不是機械人,過度催谷影響身心健康和成長。」

一位母親講述自身經歷和感想。她曾為未滿兩歲的女兒報考40間幼稚園,面試約18間,試過一日面試4間。原來,她自知「40間」這個數目「很誇張」,但眼見別人這樣做,沒法子不跟隨,怕女兒落後。被友人指是「怪獸家長」,她回應指友人「未必明白為人父母的難處」。

父母的確有難處,但要是父母的難處,也成為了孩子的難處。那麼,孩子又能怎麼辦?可以選,誰人想自小就有「腦抽筋症狀」「服用精神科藥物治療」「多情緒問題」「有焦慮症狀,例如搣手皮、搣自己眉毛和扯自己頭髮、磨牙、失眠及夜遺尿等。」??

這些症狀出現前,最理想當然是及時「叫停」。若不,要去忙治療,又是否值得呢?

父母的確有難處,也容易跟隨「大隊」做一些決定。然而,是否真的需要隨波逐流?慶幸,並不是這樣;不是全部家長都一樣。看看一些網民的回應,可以緩衝一下思緒。

l  完全自己嚇自己,我唔信個個家長都報幾十間幼稚園!我嘅細路,幼稚園/小學,只報兩三間.幼稚園時,只有一兩個興趣班,一樣讀到好小學.報面試班更無謂,平日教好小朋友禮貌同自律更重要,受用一世啊﹗

l  話人唔明做家長難處?我都係一個媽咪,我真係完全唔明佢有咩難處?!我個女每日返完上午K2,就只有一日放學畫畫,但係佢好開朗,好happy,經常笑。小朋友開心成長,比報40間學校、一星期上20堂興趣班重要好多喎!!

l  父母自己都搵野學下啦,仔女學幾多,父母就學幾多,大家體會下仔女感受.成日話人唔明父母,父母又有幾明自己仔女點諗呢?

l  如果屋企可以付出大筆錢俾細路學嘢,做父母,不如其中一個全職係屋企陪仔女讀書,帶仔女周圍去增長見識,比亂掉仔女去補習社更有效益。


為孩子,多想想他們真正的需要。有得傾﹗

為自己,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出路。有選擇﹗

為家庭,給多些關懷體恤和時間。有溫情﹗


父母專訪:不跟便自由了﹗


博師奶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家事社論:若想成績好 返學不要帶手機


少父母認為孩子帶手機上學,沒大不了,但有研究指不帶手機回校,學生成績較好,外國不少校園力拒手機,理由大把,無論你是否信服,總之孩子與手機太親密,從來不是好事。

學生可否帶手機上學,香港的教育局沒明文規定指引,由學校自決,既有學校禁止或要求家長事先申請,亦有學校較寬鬆,課堂上禁止,只准小息及午膳時間使用。但孩子有否手機可用,關鍵在於父母。幾歲孩子已愛玩手機,上小學或中學的,帶手機上學亦平常不過,去年便有家長因不滿學校禁止帶手機及進行搜查,向立法會議員投訴。父母對於孩子返學也手機不離身,未必當一回事,但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或許會令家長想法有變。

英研究 學生成績平均升6.4%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近日發表一項研究,針對91間英國中學,當中絕大部分已實施「手機禁令」,禁止學生帶手機回校,又或者學生回校後要交出手機,研究員分析禁令實施前後,約13萬名學生的成績於幾年間的變化。結果發現,成績最佳的25%學生,影響未算明顯,但最差的25%學生,分數平均上升最多,達14.23%。整體學生而言,平均上升6.41%。學生於中學公開試,成績較之前好,取得5科C級或以上比率提升約2個百分點。研究員認為,成績提升的原因是學生上課時沒有手機造成分心,功效約相當於每周多上1小時的課堂,認為校園實施「手機禁令」,是有效提升學生成績的低成本方法。

智能手機的功能多,上網方便,收發信息、玩遊戲,以及登入社交網絡「更新」狀態,均難免令人心思思。不少大人每日動輒花幾小時玩手機,對學生而言,更不容易抗拒手機的誘惑,成績較優異的學生或許有較好自律能力,但一般而言,若校方容許學生帶手機,上課期間忍不住偷偷拿手機來玩,則老師就算要禁,也禁不了多少。去年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有調查顯示,40%受訪中學生稱,每10分鐘便要查看一次手機,過半學生稱若手機沒電或忘記攜帶會焦慮不安。學生又怎有耐性等到小息或午膳才玩手機?學習最忌分心,課堂上若無法專心,對成績或多或少有影響,英國的研究結果,意料之內吧!

校園着手 每日長時間無手機

不過,校園內是否應該容許手機,成績只是原因之一,學生每天留在校園的時間,至少8、9個小時,甚至更長,父母給予孩子手機後,要在家中控制孩子玩手機並不容易,關上房門、又或晚上深夜不睡玩手機,有多少父母管得到?相比之下,在校園着手,便可令學生每日有一段長時間無法接觸手機。

如今不少發達國家均有數據顯示年輕人對手機依賴愈來愈大,若校園有手機禁令,更大作用是令孩子從小開始,在校園內有與手機隔絕的機會。手機應用普及的南韓,2012年有調查指,當地10至19歲的年輕人,18.4%每日玩手機至少7小時,被判定有手機成癮,比率較成年人高出1倍,當地曾有孩子因為被父母沒收手機,以致有暴力舉動,甚至以死相脅。針對手機成癮一發難收,南韓政府難再視若無睹,近年採取政策包括向高危家庭提供資助、為手機成癮青少年提供戒癮治療,又資助研發手機App,讓家長可控制甚至關掉子女的手機等。

助孩子「戒手機癮」 更為重要

手機癮難戒,與其亡羊補牢,還不如成癮前便採取行動減少成癮。校園禁手機,可有效鍛練學生自少習慣長時間身邊沒手機,減少上課分心若可提升成績,固然是好,但對孩子有「戒手機癮」的效果更為重要,外地如美國或英國也有校園強硬實施禁止帶手機上學,日本政府亦曾向全國學校發指引指原則上禁止學生帶手機。

智能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愈來愈大,顯而易見,本港仍有不少家長無視孩子沉迷玩手機,又或覺得手機方便聯絡,帶返學又或24小時隨身攜帶也沒甚麼大不了。究竟手機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若大家仍抱着不當一回事的心態,不及早展開有關研究掌握情況,日後更談不上會有策略應對。如此由得孩子與手機愈來愈親密,後果不堪設想。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家事社論:不充實的暑假 才可讓孩子充電




暑假怎麼過?家長排隊爭補習社暑期班名額,還不是怕孩子放假太閒?但將暑假變得比返學更忙,大家都累吧!不如讓孩子有空間玩樂,有「叉電」機會,何解總要「充實」才是好?

暑期補習班 吸數百家長排隊

距離學校放暑假還有一段日子,但不少家長已開始部署,張羅如何安排子女的暑假時間表,忙就必然的了!暑期活動班、補習課及興趣小組等,一早爭報名。昨日沙田區一間補習社的中小學暑期補習班,學額先到先得,早上9時開始報名,結果有數百人通宵排隊,據報道,高峰時人龍打「蛇餅」,補習社樓下停車場擠滿數百名家長,上午後補習社已在網上發出公告,不少暑期課程如小二中英數全科補習、小五英文班等,學額已爆滿(相關新聞見A26——「爭報補習社 700家長通宵排隊」)。

手快有、手慢無,相信不少家長失望而回,連暑期補習也爭崩頭,已是平常事,家長心態不難理解,一來怕孩子暑假期間太hea,放假後回校成績倒退,之前的努力豈不浪費?又或怕「人有我無」,其他父母想必也安排子女暑假忙補習,自己孩子卻沒有,怕失去優勢、輸給別人。故此,一心相信孩子的暑期不能hea,不用返學的時間也要排得密麻麻。

不過,暑假要過得「充實」才是好嗎?一年的學習期完結後,可以放一個長假,原本不就是為了讓孩子休息、充電嗎?上學日子已經忙個不了,放假還有應付父母安排的各類活動及課堂,根本沒機會抖一抖。

父母眼中,暑假的時間若不學習是荒廢光陰,但誰說給孩子一個不補習、不參加密密麻麻的課程的暑期,就一定少了學習的機會?《The Over-Scheduled Child》作者、美國學者羅森菲爾德(Alvin Rosenfeld)就曾指,給孩子保留足夠的空白時間,反而令他們有空間及機會找到及發展個人興趣。

空白的時間,並不等如閒着沒事可做,暑假不是用來達成學習指標或完成任務,例如不是為了考甚麼音樂升級試、也不是為了完成多少本作業。有沒有想過可以做些沒明顯目的但又好玩的活動?英國有一間小學校長,以7歲的孩子為例,指大可找來壞掉的吸塵機、DVD播放器等任由他拆掉,自行探究其結構,又或者趁放假讓孩子多參與做家務,與家人一起煮飯,又或為睡房牆壁塗上油漆等,讓孩子小小的腦袋,既可暫時放下沉重的學習課程,又可有探索樂趣學習的機會。

拆壞電器遊山玩水 也是學習

香港中層家庭的孩子的暑假班多姿多采,基層的孩子也不乏選擇,姑勿論是為了避免子女放長假忘了所學知識,抑或是為了免於孩子在家悶得發慌,父母期望子女放假期間仍保留學習狀態,也不是沒道理,但卻不一定要剝削玩樂的機會,學習又不一定只限於課堂內或每天只能待在補習社消磨時光。讓孩子到戶外遊山玩水、參觀名勝古迹等,可接觸大自然,開闊眼界,學習看地圖、路綫、上網找資料,又看看一場球賽,從中掌握如何計分,不但是學習,更可以是從課堂上難以得到的自理、規劃、自行學習等方面的培養。

悠長假期太hea,確實會令學童把部分所學到的知識「交回」給老師,即被稱為暑假學習流失(Summer Learning Loss)現象,有研究指學生在暑假後的數學水平,平均倒退兩個月,但要減少學習流失,卻不一定要靠填滿每天的時間表。美國田納西大學有研究指,孩子若在暑假期間看12本書,效果已等同參加暑假學習班。父母與其煩惱如何爭先報名暑期班,不如將暑期當作給孩子「留白」的機會,鼓勵、協助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去年一項調查指,本港33%的受訪小學家長擬為子女報讀3至4個暑期活動,有6歲小女孩平常已參加6項課外活動,其父母還要給她再多3項暑期活動,怎吃得消?現今孩子從來不缺補習班、興趣班從不缺,缺少的只是自由玩樂的時間。暑假就讓孩子好好充電吧,父母一廂情願要報名的補習班或活動,就適可而止吧,難得抖一抖,不充實也就算了吧!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心靈共舞:簡單易做的藝術治療──兒童情緒管理的幫助



子天生喜歡創作,所以藝術是既常用又有效的方法,讓他們表達情感。兒童約10歲以前,大腦還沒有完全發展到與額葉皮層溝通無礙(額葉皮層就是理智頭腦的部分,認知進行的地方)。所以,年幼的小孩只能有限地跟情感辯論,難找到語言來形容所有的感受,他們往往也只留在當下的經驗。直至約10歲之後,額葉皮層變得發達,才給予小朋友能力去反思過去和準備未來。藝術創作也變得更加細緻,描述力和技巧也佳。

捏泥巴、油畫、素描和雕塑都能讓孩子表達內裡與外在世界正發生的事,小朋友會把內裡的都翻到外面去,把內在情感經驗變得具體。過程中,他們改變創作的材料,又做出新的東西,從中獲得掌控感,能控制眼前的事物。


******************      

別給孩子打分:容讓孩子自由創造,而不用擔心受到批評或會被評為「好的」與否。批判和詮釋阻礙自由的表達,即使圖畫看來使人不安或「難看」,也不要過分反應。若只期待漂亮或不錯的圖畫,會阻止了困難感受的表達。事實上,生活有時就很凌亂和棘手啊!

相反,對孩子的畫表現出興趣,問問他們是否想跟你談談畫作或正在發生的事情,就給你們開啟一扇通往他內在世界的通道。

提供創作空間:容許自發的藝術活動,不要設立過多的界限。水彩畫相對便宜和易於清潔──常備少量水彩顏料於小罐內,讓孩子用作自由發揮。鼓勵孩子創作時,訴說他們的感受。請記住:創作應是無拘無束的。

物料循環再用:激發創意思維。家居用品如盒子、衛生紙卷、蓋子、膠水或膠帶等,都是現成且便宜的材料。這樣的創作風格「從無變有」,創意地運用資源──利用「我們所有的」,把「垃圾變成藝術」。


@@@@@@@@@@@@

激發創意的建議:
(溫馨提示:創作之前幫助孩子穿上圍裙或舊衣服,並在創作間舖上膠布或報紙)

    塗鴉:使用大幅的圖畫紙,任由孩子用顏料或顏色筆在白紙上表達情感、思想、體會或跟隨音樂節拍去表達自己。

    手指畫:用手指沾上油彩來塗在圖畫紙上。

    手印畫:先把手掌塗上油彩,然後以手掌印在圖畫紙上,可以拼成圖案。

    潑畫:可以有多種形式進行。像以畫筆沾滿油彩灑在圖畫紙上,或以吸管吸取油彩,然後再把油彩在圖畫紙上吹開。

    刮畫: 先塗多層顏料在圖畫紙上,趁未乾時,在上面刮出圖案,上面的顏色與底下的顏色交叠出有趣的圖案,在創作過程中引導或鼓勵孩子說話,表達感情。

    雕塑: 用黏土或泥膠創作成不同形狀的物品,然後再跟黏土上色。

    利用盒子和膠帶做出動物、房子、汽車之類,然後再上色;或者上色前,在上面多加一層紙漿,以增加立體感。

    手繪書:用美紋膠帶把內頁貼起來,再用厚紙板做成封面,把畫輯成一本書。

    以布料包裹手工絨條,再用繩子或熱溶膠槍固定位置,做出各式各樣的娃娃及姿態。

# 注意:創作只是一個媒介,重點在表達情緒。


好些孩子到了某個時候就認為自己不是藝術家,因為他們要回應別人「好與不好」的評價。然而,藝術是一種治療的練習,我們對孩子得重新灌輸一個信念:就是人人都有創意,只是看起來不同。只為創作而創作,已經很足夠了﹗



黃葉仲萍教授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伯特利神學院學士課程主任、教牧輔導教授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
資深沙維雅模式專業及督導


錄自:「腦」攻略----為孩子的焦慮解碼(家長及兒童工作者實用手冊)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別做教養殘障父母 孩子需要你




延伸閱讀:


**********     **********    **********

別做教養殘障父母 孩子需要你


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何故意「缺席」?一篇關於「教養殘障」文章,指香港父母只養不教,把育兒責任「外判」予外傭或學習班,放棄了教養責任,你知道令孩子失去了甚麼嗎?

香港不少父母對子女着緊,怕照顧得不妥當,怕吃不飽、穿不暖、被教不好、怕孩子沒競爭力,結果不惜金錢、孩子未學行已經上不同的興趣班,把孩子時間表排得密麻麻,孩子倦、爸媽更倦,但這就盡了教養的責任嗎?

教養殘障 只敢養教育卻外判

fb專頁「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近日發表一篇有關「教養殘障」父母的文章,身為兩子之母的作者Esther Chu分享她從沒帶兒子參加面試班或學前班,兒子入學前不知返學為何物,孩子跟着父母到處去,她形容自己和丈夫就是孩子的老師,生活就是孩子的課程。

教養孩子是天職 無人可取代

之後,她接觸了更多父母,才知道有些父母,因為對教養恐懼,又或認為自己擔當不了,寧願安排五花八門的兒童活動,又或者將「教」的責任,外判予兒童教育中心、幼稚園,又或祖父母、外傭姐姐等,彷彿成了「教養殘障」。

 即使受過高等教育,卻只敢「養」,作為父母把教養責任拱手讓給別人,很多媽媽不能單獨帶子女外出,總要帶工人姐姐再加祖父母,很多爸爸若要一整天帶孩子,半天已崩潰了,父母懂得替子女拍照放上網,但不懂怎樣和子女玩,連叫子女何時起床也沒能力做到。她指父母有教養兒子的天職,無人可取代,呼籲多花些時間親手教養,與子女一起生活相處。

文章形容的教養殘障父母,在本港多的是,被稱為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他們未必看不到問題所在,但有千萬個理由辯解,例如父母都要工作,哪有時間親自湊仔?安排孩子多上興趣班,是怕他悶,又或要他學自理、多些見識等。

如今雙職家庭確比之前增加,丈夫工作、妻子專心湊仔的家庭模式不再是社會主流,政府2011年的數字,育有0至9歲兒童的雙親家庭之中,雙職家庭比例佔約一半,工時長、加班多,時間及精力上也倍感壓力。

另一方面,港人普遍信奉專業,心想自己教也未必及得上專業人士,若經濟上負擔得來,還不如讓專家教。但正如文章作者Esther所指,理由彷彿非常合理和充分,其實是現代父母的「信念系統」出了問題。筆者同意其說法,就算專業的教育人士又或即使有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有誰及得上父母?

了解孩子的天賦與特質在哪裏,需長時間觀察與發掘,這角色需父母來擔當。上課或許可教到孩子知識,但待人接物及處世態度,卻不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點一滴的身教。筆者看見不少孩子,親近工人姐姐多於父母,父母不在家,孩子沒當作一回事,工人姐姐請假一天半天,孩子便哭鬧不已,也看過有些父母空閒時便自己外出應酬,孩子自小在興趣班度日,對父母的感情淡薄得很,年紀再大一點,成績確實不錯、多才多藝,但與父母說半句話也不耐煩。

外國研究:家長影響更勝學校

孩子成長的階段,父母不可缺席,共處期間,孩子從中學習,父母堅持教養的責任,孩子亦感受得到父母的關注。興趣班上學到的硬知識,何必急於塞進孩子腦袋?外國有研究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比就讀甚麼學校更重要(見表)。

作為雙職父母,每星期承諾有幾晚與孩子一起用膳,又或趁孩子還小時,堅持睡前說故事談天,擠一點時間是做不了?抑或不願做?《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的作者Amanda Ripley,曾走訪各地與資優生的父母交談,原來他們大多常與子女傾談,說故事、談世界大事,或甚麼話題也可以,因為對話交流之中,便已刺激孩子轉換不同角度多思考,父母怕自己教不好,可能只是小看了自己。

沒有人天生懂得做父母,但當了父母,就要明白及接受教養子女,是天職也是責任,放棄親手教養的堅持,再多的理由也說不過去。一旦成為「教養殘障」的父母,意味你與自己孩子也將愈走愈遠。這一放手,失去的是甚麼,你想清楚真的要放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