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迫孩子做家務 洗碗掃地當功課?


【經濟日報專訊】社會富裕,孩子愈易被寵壞,本港孩童被指無法自立,內地亦十分相似,內地教育部最新的應對辦法,竟包括叫中小學把洗碗、掃地等家務,作為給學童的家課,可搶救孩子自理力?

內地促中小學 要有勞動教育

全世界也在推教育改革,內地亦不例外,但內地教育部最新向學校下令,要求的不是如何改善學生成績,而是要孩子多勞動、做家務?據《新京報》周二報道,教育部規定中小學日後要有勞動教育,即設「勞動課」,鼓勵包括家政、烹飪等內容;更有趣的是,是要推動學生在家勞動,要求學校向學生安排適量「勞動家庭作業」,把洗碗、洗衫、掃地等家務,變成學童的家課。

有必修課、家課之外,還要有評分,當局要求學校為學生設個人檔案,評價學生的勞動次數、態度、成果等,意味可以影響升學。如此學校或家長,還敢輕視嗎?報道引述官員解釋,現今中小學生不再注重勞動,只要學習好就甚麼都不用做,故此要重新培養勞動習慣。

把家務納入家課,變成迫學生做的項目,令人嘖嘖稱奇,但家務與孩子的關係,如今確是愈來愈遠。在過往年代,父母忙搵食,孩子幫手打理家務,屬普遍情況,但現在還有多少父母讓子女做家務?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有調查顯示,46.7%家長經常代替孩子做家務,41.4%家長稱孩子不做或幾乎不做家務。

捨不得孩子做家務的現象,在一孩政策之下,變本加厲,父母只得一個小孩,寵愛有加,再者內地推行一孩政策逾30年,這些孩子的父母也大多是獨子、獨女,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更是爭着呵護這個唯一的孫子或孫女,在6個大人對1個小朋友下,甚麼事都替孩童處理,還用他們去洗衫、洗碗?

欠基本自理技能 長大難獨立

更甚是在學業至上的文化之下,孩子的唯一任務就是讀書,結果,孩子大可飯來張口,十指不沾陽春水,惟在只會讀書的情況之下,就連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亦學不曉,長大後也難獨立。

本港的情況亦好不了多少,香港沒有一孩政策,但在不少家庭內,不是也有家傭姐姐包辦所有家務?孩子連踏進廚房也不用、洗衣機也不用碰。2013年本港有調查指,在500名育有4至12歲學童的受訪家長之中,62%稱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主因是由父母或家傭負責。

正因如此,被譏「高分低能」的港童亦不少,指他們不懂煮飯、洗衫等,近日更有教師在fb,分享帶學生暑假入營時的真人真事,如有學生堅持不肯自己盛飯,又有中學生不懂得剪腳甲,家長要求老師代勞等,種種「趣事」在網上瘋傳。
要扭轉形勢,難道要學內地,把家務當家課,重新列入孩子的做事清單之內?但內地的做法,不乏實際困難,老師看不到家中實況,學生有否做家務,難以得知;就算要求家長簽名作實,但家長既知道孩子的勞動表現,會被評分、影響升學,無論有做家務又好、沒做又好,也會一一簽名吧!

更甚的是,把本來應做的家務,變為滿足學業要求的家課,或令孩子覺得家務只是一種追求分數的「任務」,而不是將它視為對家庭盡責的表現。

令孩子願意主動做家務、又懂得自理,做得到這種「生活教育」的地方,就包括日本。從幼稚園到高中,日本學校會要求學生在午飯後或放學後,要打掃自己的桌子、班房,甚至是學校走廊;吃飯之後,又要自己收拾碗筷。從小培養,當地學生不視之為有分數的任務,而是為自己的生活、校園負責。

早前有港人母親,在網上撰文分享她兒子在日本人學校的經歷,講述日本文化重視家務的教育,比起學術,更看重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要求幼稚園生在吃飯後抹枱、放學前抹地,甚至在老師陪同下學煮食等。她更指,日本母親要孩子在家自己收拾玩具、清潔地方,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會找家傭幫忙。

日社會文化 自動自覺做家務

日本的社會文化,正是促使孩子不單懂得做家務,更是願意自動自覺去做。把家務做為學校家課,雖然也有提醒孩子做家務的作用,但是否能將之內化,改變孩子的價值觀,更是關鍵。要令他們感到保持家居清潔、為家人洗衫洗碗等,不是家課,而是要對整個家庭的負責表現,才能令做家務成為長久習慣。

孩子少做家務的問題,若家長不重視,學校也難迫得來。事實上,懂得自理、自立的孩子,近年被讚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綫,家長在重視學業之餘,也要多放手鼓勵孩子做家務,才能教育出更醒、更全面的孩子吧!

轉載自:



博師奶有話兒:

自小學習分擔家務,孩子能承擔責任,對生命成長益處甚多。

父母們,除了讀書學習,給孩子們一些家庭任務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