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心靈共舞:減少自殺 由學「輸」開始


過去一星期又有一宗不幸消息,一名十三歲學童疑因學業問題從家中墮樓身亡。本月初已有一名中文大學的教育文憑學生留下遺書後,亦是走上輕生之路。開學不到一個月,已有三名學童自殺,其實,這些消息一年一宗我們都嫌太多。我們很容易便下了結論,「現今的年青人抗逆力太低了,動不動便尋死」或「梗係啦,現今的家長過份保護、溺愛,以致他們一點AQ(逆境智商)都沒有」。問題是,既然這是實況,應怎樣培養孩童有更大的抗逆能力呢?

很多年前,我與一名心理學家一起在某大型講座中分享有關如何提升兒童抗逆能力,講座中她不諱言分享了自己一個「失敗」的經歷。她坦言自己雖是心理學家,但對著自己的孩子都「無符」,她們的親子關係都不太好,特別是她的孩子覺得她「好唔掂」,甚至話她「廢」。事緣當小孩子還小時,一家人去打羽毛球的時候,她往往都會「扮輸」來逗孩子開心,久而久之,她的孩子變了「王子」後,不肯再和她雙打,因為她嫌媽媽太差勁。慢慢,她都發覺孩子的抗逆力都不好,經常都「唔輸得」,小小失敗都會很不開心。

因失敗而不開心是平常事,請問,在社會失敗又是否平常事呢?出來工作自然會有機會面對失敗,那在學校呢?在學校應更是常事吧!一班幾十人,只有一個考第一,其他都會嘗到失敗的經驗?一齊跑步,你很少見到兩人一齊衝過那條紅線吧!有一次,我在鋼琴老師家中學琴時,她的五歲兒子想跟我玩「捉」的遊戲,其實是誰先「掂」到大家或能夠避開大家就算贏。那時我在彈琴,他想從我身後快速跑過,當他經過我身邊時,我拍到了,他立時面色一沉,轉身就想跑回樓上去。他媽媽知道我想去問過究竟時便說:「呂SIR,不用理他,他係咁的,成日都唔輸得,要所有人就晒佢。」我當時想起那心理學家的失敗例子,我都想幫這孩子和老師,便說:「老師,你看看我怎樣處理。」我便叫了已經躲在一角痛哭的孩子過來,說:「我知道你因為輸了不開心,但你唸唸,呂SIR高你咁多,隻手長你咁多,我一定贏你的,對嗎?」他點頭。我再說:「我和你玩,一來是喜歡你,二來,我想訓練你反應可以快一點,將來都會叻一點,你不想嗎?」他再點頭。我回去繼續學琴,不消半小時,他帶著可愛的笑容再邀請我與他一起玩捉,今次很不同,我拍到他,他笑了。老師像看到「奇蹟」一樣說,「他未試過咁快笑番和可以輸的。」

各位家長,你想孩子AQ、EQ(情緒智商)更高嗎?應該沒有一隻奶粉可以做到,能擔此重任便是你們。任誰都知過份保護絕不是上策,若你想孩子好,或許你要從小教導他如何面對「輸」的感覺,你絕不是扮弱者或叫所有親朋戚友就他們,你要從旁做一個好教練,助他成為一個像你一樣能經得起風浪的人!



呂宇俊 博士


基督教天恩堂傳道及教育總監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博師奶:各位,中秋快樂!!



孩子們、
父母們、
朋友們:

趁著假期多陪伴、抱抱、親親身邊的家人、朋友,跟他們說一聲:有你真好﹗

中秋快樂﹗
美好團圓﹗

博師奶祝賀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專家教細路:舞動生命的家長教練


跳舞


(一)家長教練的思維

教練學看每個人為獨特個體,並按著天父所賜予的潛能,以開放的心扶助他們發揮所長,健康成長。基於相信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教練盡可能不提供答案和方法,卻會透過聆聽他們所想所行背後的信念,以提問問題方式,啟導他們思考,擴闊解決困難的能量,並會如啦啦隊般,鼓勵他們前行!

       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信任和肯定,孩子更需要。當他們嘗試處理自己的問題時,同時嘗試承擔責任,這就是成長!例如:一個小學生與父母爭議,要先把一星期的零用錢用在購買一樣玩具時,父母可以和他/她討論這選擇會帶來的結果。如果子女在明白可能帶出的結果,並願意負上責任,具教練思維的父母會尊重子女的決定,並且相信他們有能力解決可能引伸的問題。事情結果已經不是最重要,反而是孩子學到什麼才是最重要!

       真人真事電影「弱點」(The Blind Side)講述一對白人基督徒父母,收養了一名黑人少年人,發揮他天生保護別人的特質,成為美式足球最佳保護隊友的球員。當世界不同大學來向這名年青人招手,邀請他參加他們大學的球隊時,媽媽跟這位養子說:「這是你的人生,就由你自己來做選擇!」兒子問:「即使我只想如養父一樣煎漢堡包?」媽媽重申:「這是你的人生,就由你自己來做選擇!」

       家長們,先自己掌握教練的理念和技巧,並且先自我導引改變成一位具教練思維的父母!

(二)家長教練的榜樣

 家長教練如果能在生活中主動選擇由「低階狀態」走向「高階狀態」(參考圖表),[1]對自己予以肯定,常存感恩的心,和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會帶來相對應的情緒反應、行為和影響。家長教練要自然流露正面人生態度,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子女在耳濡目染中,把「高階狀態」信念轉化為成長和抗逆的能量。


思想
(信念態度)
感覺
(情緒反應)
行為
(行動反應)
結果
(成果影響)
高階狀態
我得天獨厚
高人一等
有價值
充足
有自信
具啟發性
渴求
樂觀
感恩
有創意
有目標
有反應
喜樂
平安
滿足
彈性
我經常感恩
常欣賞
獨特
珍貴
慷慨
有能力
精力充沛
正面
貢獻
給予
支持
道謝
圓滿
親密
安全
伙伴
我滿有好奇心
奇妙
有趣
吸引人
開放
接納
迷人
驚奇
問問題
專注聆聽
開放自己
尊重
學習
與人連結
信任
友好關係




選擇                           ↑↓                                                                              ↑↓

低階狀態
我是被孤立
你我對立
審判
比較
好過
(自大)
差過
(自恨)
挑剔/輕視
判斷/責備
自衛/保護
廢話
張力
距離
退縮
屈從
我是我的角色
我被標籤
對號入座
非贏則輸
無安全感
被驚嚇
多疑
害怕
歸因
抗拒
攻擊
阻撓
矛盾
爭競
政治化
戰鬥格
我無權力
我不能
我進退為艱
我無助
抑鬱
失控
孤單
失望
動彈不得
等候/希冀
負面
反應過激
受害者
下沉
被人操控
放棄
       

(三)家長教練的實踐

1. 因應子女能力來導引

教練學背後,假設人有能力作合理的分析,所以面對成長中的孩子,運用教練導引的方法時,要因應孩子的能力程度,邊試邊觀察他們的表現,評估他們的能力水平,再作開放相對應的自決空間給他們。

2. 放手:讓子女揀似乎不是最好的選擇

由於教練學同時著重成長和結果,許多時家長教練即使知道子女所選擇的未必是最好的,也要放手。事後,可與他們討論學了什麼,怎樣把這經驗放在其他處境中;這是人建立自我解決困難的成長過程。

3. 培養他們更正信念的能力

信念影響人的情緒、行為和表現,[2]家長教練要幫助子女擺脫負面情緒,重建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試用ABCDE法的五個步驟:逆境(Adversity信念(Belief後果(Consequence反駁(Disputation)和激勵(Energizing)。[3]簡單來說,今天落雨不能打足球,連個天都唔鍾意我,改為明天一定會好天,因為明天會更好,到其實落雨又有什麼好驚呢?

雖然家長教練導引子女一起探索成長,比直接指令所要求的時間、智慧和耐心多,但長遠來說,卻能培育他們活得有力,有成就感和更有承擔。作為父母,你會怎樣選擇呢?


羅淑芬
美國三一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美國約翰麥斯威爾團隊認證教練




[1] 羅淑芬,《人生Cha Cha Cha,你也可以做個助己助人舞動人生的生命教練》,天道出版,2015,202
[2] 199-200,
[3] 78






請Click入  →     《人生Cha Cha Cha》詳細內容  

售賣地點:全線天道書樓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父母專訪:「生存不是為著吃喝玩樂﹗」



 父母心底總望孩子將來有成就,而成就的定義各有不同。美菁望女兒將來做幫助社會、服務人的事,不要只管賺錢、升職。「要有目標,生存不是為著吃喝玩樂﹗」未知將來,美菁當下先盡媽媽的責任。聽聽她女兒怎麼說「她是個樂觀的人,凡是遇到困難,她都會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每天下班回家後,她都會陪我和爸爸聊天、玩遊戲……」正面態度是方向,聊天、遊戲是同在;女兒喜歡媽媽,母女就有話好說。



累不可支 也親女兒

從一篇徵文比賽 (主題:「爸/媽,我愛您......」) 得獎作品,看見這一段說話:「有一次,我對別人說了一些不太有禮貌的說話。她責罵了我一頓,到現在我仍記得我抄了十次的金句:『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說隨時造就人的好話,叫聽的人得益處。』這《聖經》金句是出自於以弗所書4章29節。媽媽告訴我總要說好的說話,至今我仍努力改進,不要做個口不擇言的好孩子。」令筆者好奇的是,施行罰抄的媽媽和願意把教導放在心中的女兒。得獎的小女孩現在剛剛升上中一,她在文中向媽媽表達真摰的愛意、謝意,也讓讀者感受到母親的心意。

展現母愛最動人的方法,只有用心同行,是實際而具體的。美菁是在職媽媽,工作也不見得輕省,但家庭必需用力兼顧。女兒這樣說:「她在日常生活也常常悉心地照料我。她每天下班回家後,她都會陪我和爸爸聊天、玩遊戲……即使她當天工作繁忙,回到家時累不可支,她都照常陪伴我聊天。」美菁直言重視跟女兒的溝通,主要想了解女兒的心思,多明白她。「如果小時候抹煞了解她的機會,她再長大些,有獨立思想時,才發現她變了另一個人。我不希望有這一天﹗」晚飯時間,傾談學校的事情;睡覺前,談談心情;就這樣為一天作結。跟孩子的心交流,你認為重要嗎?


關係為先 和諧重要

孩子成長就是要跟不同的人溝通、交流,先是父母、家人,繼而是老師、同學;培養正確待人接物的態度,是需要的。美菁特別留意管教言行,她是基督徒,故用《聖經》的真理教育女兒。「只是去教會,被教導的真理卻進不到心,去不到腦;日常生活又不用出來,沒有意思。孩子要從小學習,不能讓口不擇言變成自然的事。『我沒有問題,我一直都這樣說人啊﹗』因為一直沒有界線囉﹗」因應孩子的性情和際遇,父母要不斷摸索管教方法。美菁也是邊做、邊學、邊探索,女兒現階段正受朋輩影響,也是她尚未掌握得準的情況。「朋輩影響她的速度快過家長﹗有時她知道不對,都會站到不妥當的一邊,因為人人都那樣做。她說『他們會排斥我,莫非要失去朋友?』成年人有時都難平衡,何況孩子?」

為了保持長久而良好的互動溝通,美菁這樣回應:「我會告訴她我對事件的想法,卻不會指責她。否則,久而久之她有事不會跟我說。我期望她過些時間,會明白我的意思。」除非有很大問題,否則她不會過份緊張。「媽媽說的一定對,但日夜嘮叨著她沒有用。她接受幾多,會即時改變嗎?我都不會,怎樣要求她做到呢?」有傾有講,有商量的和諧相處方式,是美菁刻意為家庭經營的。「我以關係為先,害怕傷害大家感情。有不開心也不會吵架,沉默過後,在下個場景才互相傾訴。我們有共同信仰,讀同一本《聖經》,想法不會差太遠。」跟丈夫也是互相諒解、遷就,「我沒有想過婚姻關係會斷,要維繫、保護家庭,就想辦法好好相處下去。」




幫助別人 不怕吃虧

對於學業,美菁看重女兒求學態度和心情,盡力就好。母女睡前閒談:「就快考試了,你害怕嗎?女兒說『不怕,沒有甚麼壓力﹗』聽到這話,自己都開心啊﹗」她重視女兒品德,「性格重要過學業成績和技能。成績好,但性格壞,絕非好事。」父母的價值觀影響深遠﹗美菁常常鼓勵女兒幫助別人,說最大得益是女兒自己。「要先有能力、知識、技巧才幫到人。她見到我會做,但她不會問;見得到我是出於真心,還是演戲給她看。」幫助人,不計較吃虧,她們一同經歷過。「小學三年班時,老師安排一位有限制的同學跟她坐。同學上堂周圍走,有很多說話、很多動作,會騷擾她和其他人。我鼓勵女兒協助他,幫他專注。我給她正面的看法,不要想『Why me?為甚麼要幫他?』這是很好的鍛鍊,值得好好學習。要是我舉手要求調位,很簡單,但我覺得不應這樣。群體生活要互相幫助,學跟自己不同的人相處,給出愛心,是重要的學習。」

耶穌會幫助、醫治不同的人,及至不受歡迎的人,美菁以祂的榜樣教導女兒。女兒將來的成就,美菁也有憧憬。「希望她將來做服務人的工作。有朋友問『幫助別人的工作未必好受,你真願意?』或者她的工作背後要付出很多,可能suffer到最後;但希望她幫到社會,不是只管賺錢、升職。香港不會餓死人,只看你願意做多少。自己要有目標,生存不是為著吃喝玩樂。」做幫助人的工作,有機會的話,即使要捱苦也值得迎難而上。「無國界醫生可能要到危險的地方工作,非洲很需要他們。如沒有人參加,醫生從那裡來?上帝讓你去,祂必保守。即使只工作了三天,都一樣影響到其他人。生命不在乎長短,豐盛生命包含很多東西。」  miu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專家教細路:自動自覺學習,遙不可及?



無奈參與學習長跑

看到身邊很多父母因擔心子女在學業跟不上,未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盡心盡力陪伴子女完成功課,及和他們預備默書。縱然下班已筋疲力盡,仍竭力幫助。到考試來臨時,更會請假陪伴子女預備。奈何學校功課越來越深,要求亦越來越高﹗雖然感到疲倦和無奈,亦唯有放棄寶貴的私人時間,和子女一起參與這場學習長跑。

彼此也在捱

雖然父母十分努力,子女一般對學習並不積極。他們只會被動地完成功課和學習,一有機會,便放下書本,努力爭取玩樂機會。

在這不理想的情況下,若父母放手,子女便會完成不了功課,考試成績亦會急速下降。但在高壓督促下,子女既不能愉快學習,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亦將有負面影響。其實,彼此也在捱!

願能自覺學習

相信在普遍父母心中,實在很希望子女能自動自覺學習。一方面他們不需消耗大量精神時間,另一方面亦可避免因與子女拉鋸而影響關係。但令子女自動自覺學習,似乎遙不可及!

從學習動機入手

若子女感到學習愉快,自然會主動學習。現時普遍的家長要求,傾向重視成績,多於啟發學習興趣。試想想,子女每天要面對沉悶重複的練習,縱然不情願,仍需要不斷努力爭取好成績,如何能愉快?不難理解他們會以消極及逃避的態度面對。

子女成長受父母影響,若父母本身喜歡閱讀,喜歡思考,喜歡學習,子女亦會有樣學樣;在推動他們主動學習上,自然事半功倍。

在學習過程中,若父母與子女訂立合理及可達至的規則,亦可提高學習動機。舉例:若子女能自動自覺在合理時間完成功課,承諾和他們出外遊玩。在這方面,父母一定要重視實踐承諾,否則子女會感到失望,嚴重打擊主動學習動機。另一方面,父母應避免以物質作獎賞。縱然收效,卻會引致子女過份重視物質回報;而且會對物質獎賞的要求越來越高,日後難於應付。

親身的成功經驗

我本身喜歡閱讀,在女兒年幼時,我常帶她逛書局。我們被眾多書本吸引,各自選擇,兩父女拾起喜歡的書籍,站著看得入神,不覺時間過去。又記得兒子年幼時,見我在家中很用心看書,當他見到我手中書本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禁問我有甚麼好看。我記得當時正在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我解釋給他知道,看書時想象的人物和情景,很多時比拍攝出來的照片和電影更加精彩。及後兒子亦喜愛看武俠小說,中文水平亦因此提升。

我記得子女在小學階段,當我們和朋友飲茶傾談時,他們會投訴時間很長和沈悶。後來我教他們,只要一書在手,便可將沈悶趕走。從那時開始,他們總會把一本小書放在身邊,當我們和朋友飲茶傾談時,他們便可看書取樂,再沒有投訴了!

在功課方面,我鼓勵子女自己完成,因當時我和太太的工作都十分繁忙。我向他們解釋,我渴望和他們玩耍,多於和他們做功課;所以若他們能自動自覺及早完成,可爭取更多和我玩樂的機會。當然若他們遇到疑難,我會耐心解釋和加以引導。由於他們在小學低年級已習慣自己完成功課,直至大學,他們都能主動自覺完成,減少了我們這方面的拉鋸和磨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面對幼年子女默書的痛苦,陪他們預習默書,既沈悶,又激氣,我亦有此煩惱。後來大家協議,先讓他們自己溫習,然後只預默那些他們不熟識的字句。由於大家都可省卻不少痛苦的預默時間,達至雙贏。他們會主動努力記字,誠實地面對餘下不熟識的字句。記憶所及,他們默書成績甚佳。面對考試,亦以類似方法應付。由於平時我不會為他們的功課改錯,所以老師會將錯誤之處反映出來。到預備考試之時,我和他們只溫習那些曾錯誤的地方,所以效率很高,大家都十分愉快!

自覺學習 非遙不可及

若自幼培養子女閱讀興趣,讓他們多看課外書籍,會增進他們的課外知識和加強他們的思考能力。當他們的知識和思考能力提升了,又有助他們在校的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學習再不是擔子,而他們亦將會自動自覺的愉快學習。

但要提升學習動機,夫婦的想法和做法要一致,及願意放手。越早放手,效果越好。若子女從幼年習慣倚賴,想在較高年班時轉變為主動學習,難度甚高。在放手之初,子女必會遇到失誤,但透過體諒、接納、支持和鼓勵,子女的潛質,將會得到發揮,自信心亦得以成長。



陸振洲先生 Vincent Luk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資深特許公認會計師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http://www.cmcg.org.hk/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開學焦慮症 IB生失眠逃學




漫長暑假結束,莘莘學子重返校園。有讀國際學校的少年,因擔心來年要面對IB公開試,開學前驚得心跳、失眠、冒汗,開學一周都做「逃學威龍」,終須求診接受輔導。

有精神科醫生表示,約在9月底至10月初起,是開學焦慮症求診高峰期,曾有小五生因焦慮,每15分鐘要如廁一次。

一名就讀國際學校的17歲男生,學校已開學一周,但擔心新學年將要面對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課程)考試而逃避上學。

醫生:培養其他興趣 分散壓力

處理該個案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該男生本身成績不錯,往年開學亦會出現焦慮,但今年趨嚴重,開學前2、3日已開始擔心返學,常失眠、食慾不振、心跳加快、肌肉繃緊,因其睡眠差,「就算能睡着,也只能淺睡,更會因擔心返學間中『紮醒』,心跳加快和冒冷汗。」因夜晚睡不好,他日間顯得疲倦,擔心無法集中精神,影響記憶力。

「他又擔心考試差便會入唔到U(大學),跟住就會找不到工作。」麥指該男生其實讀書成績不錯,對自己要求高,有完美主義特質,但因有「災難性思想」,易擔心和焦慮,而且他嗜好不多,大部分時間只會讀書,故建議他培養其他興趣,以分散其壓力,輔導時讓他知道學業成績不是成功的唯一指標,讓他心態上慢慢放開和放鬆心情,循序漸進鼓勵他重返校園。

小五女生 每15分鐘要如廁

精神科醫生丁錫全表示,傳統學校的學童因開學而焦慮,常見為要適應新學校環境的小一及中一學生,但一般都在9月底至10月才開始顯現,因功課開始多及有測驗考試而開始出現焦慮要求診。

丁曾接獲一名小五女生的個案,因測驗漸多及準備升中,考試難度加深,加上性格本身較易緊張,也有完美主義特質,結果因焦慮而尿頻,每15至20分鐘就要如廁。

家長帶她向家庭醫生求醫,醫生初時以為她有尿道炎或膀胱過敏問題,但驗菌沒有發現問題,治療後不見改善,後轉介精神科跟進,才發現其尿頻因壓力所致,需進行膀胱訓練。在家時要飲完1公升水,但只可每半小時至1小時才去廁所,以擴大膀胱容量;同時為其提供輔導,讓她不要抱完美主義,不要太追求成績分數,讓她明白求學不是求分數。另丁亦有處方藥物以鎮定其情緒。

悠長暑假 需2至3周才適應

丁又指,如學童出現焦慮,一般會出現肚痛、頭暈、發燒、嘔吐、失眠、咬手指等,嚴重更不願意上學。他建議別給子女太大壓力,不要同一時間參與太多課外活動,否則會增加壓力,變成不願意上學,對上學產生恐懼。


在公立醫院工作的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代表陳國齡醫生指,經歷個多月暑假後,學童在開學後一般需時2至3周才適應校園生活,如有問題,一般會在這段時間後顯現,提醒家長留意。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1+1+1 學習法




















大女兒第一本繪本《考試升呢秘笈》出版後,我和女兒便常有機會到不同的地方分享我們自創的學習法。家長們都帶著極大的期望而來,希望聽到一些他們從未得知卻又功效神奇的方法。可是,讓他們失望了,因為筆者介紹的不是如叮噹的「神奇記憶麵包」般的法寶,而是父母們已知但從未貫徹執行的方法。

就我們觀察所得,不少孩子每天要三、四小時才完成功課,白白浪費了很多學習和玩耍的機會,實在太可惜了。而我家貫徹執行的是「1+1+1」學習法,意思是:每天用1 小時完成功課、1 小時溫習、1 小時閱讀。這樣,便能為孩子打下穩固的學習基礎。

一.  1 小時完成功課

難嗎? 這要看孩子是否專注和盡力完成功課了。試一試用計時器,為孩子訂下完成各樣功課的時限。成功了便給孩子一些鼓勵,小休後再努力下輕鬆教出乖孩子去,一樣一樣的完成任務。這樣,七八樣功課也能順利完成了。

. 1 小時溫習

不少孩子也上補習社,其實,筆者覺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補習老師,因他們的學生只得一兩人,對學生又最了解,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取長補短,也明白他們的喜好。

父母可先從孩子的考卷和習作中,找出錯題,了解其不明白和需加強的地方。接著,把相關的練習複印,不明的地方為孩子解說一下,分幾天重複做三數次,直到孩子能掌握內容。

對一些天資高,在某些科目上超前的孩子,父母可讓他們先預習之後的課程。例如,數學方面,可先看看例題,再試試完成課後練習。筆者的小女兒,在中文上表現較出色,小四時已在做小六的練習了!

. 1 小時閱讀

筆者常常見到某些孩子們只愛看中文書,另一些只讀英文書,這樣會做成偏食,在學習上會很吃虧。閱讀能力基本上決定了孩子的成績和學習的能力,若中英文不平衡發展,孩子就愈難從後趕上進度了。

趁早讓孩子習慣每天看中英文書,筆者的女兒也愛中文多些,每天用半小時看中文書,15 分鐘看英文書。不要少看15 分鐘的力量,持之以恆,她一年已把40 多冊的Magic Tree House 英文故事系列看完了!

若你能每天實踐這些方法,三星期後,孩子便已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個月後,這些習慣便紮根了。三年後,這些習慣更會伴孩子一生,讓他成為學習上的「贏家」!


何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