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專家教細路:「愛在起跑線」教養篇



        家長們常因愛子女切,想盡辦法訓練孩子,希望他們能「贏在起跑線」上,長大後過着幸福的日子。可是如果訓練方法不當,不單阻礙孩子健康成長,還會破壞家庭幸福。現就以下一個常見的故事作出三方面的分析,鼓勵家長們在培育年幼子女時,多加思考,以愛在起跑線教養模式,讓子女獲得長遠美好的果效

    小文和小芳結婚十年,喜得一子,從此夫妻倆的溝通和家庭活動都環繞著兒子的學習。兒子快滿兩歲,小芳著急找最好的幼兒園,到處打聽學校的背景和要求,瞬間就報上了15間幼兒園,並為兒子開始密集式面試訓練。可是孩子年幼淘氣,常不聽指揮。小芳心理壓力愈來愈大,脾氣變得急躁,常抱怨丈夫只顧工作,絲毫不理解自己的辛苦和入學劇烈競爭的實況。
    
    有一天兒子又不合作,在家中亂跑,大聲講話,又用力拍打菲傭姐姐這時小芳腦海突然浮現媽媽群組中,提及名校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怒氣一發不可收拾手拉着兒子狂打,又大聲吼叫「你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希望了!」情緒失控的她,在兒子面前放聲痛哭。

    在往後的幾個月中,小芳一時抱着兒子說讚美鼓勵的話一時瞪着眼說嚴厲恐嚇的話,重覆不斷訓練兒子回答和完成指令。白天,她的心情隨着兒子的表現如潮水般起伏;晚上,又因擔心而難以入眠,孤獨和無助感日益俱增。丈夫和家人雖不認同她的訓練手段,卻不想刺激她,盡量避免與她說話丈夫也愈來愈忙,甚少回家吃飯。

夫妻協調養育模式

小芳對兒子學習的強烈看法,究竟是從哪裡來呢?是社會文化的價值觀、朋輩媽媽們的看法,還是出自原生家庭呢?這些看法對家庭又有甚麼影響呢?

夫妻二人長於不同的原生家庭,有不同的童年經驗,對幸福生活也有不同的期待,卻不自覺地將過去成長中的缺陷,加上認定的理想生活,投射在子女身上。倘若認為另一半的教養模式會破壞孩子的幸福時,衝突就變得十分個人和情感化。除了原生家庭的期盼,若小芳認同社會文化中「贏在起跑線」的價值觀,再加上朋輩間競爭的壓力,原本只想「保護兒子」,卻漸漸讓這些看法破壞與丈夫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實,父母親對子女皆有教養的責任夫妻必學習協調不同的養育模式,共同帶領子女成長小芳卻獨自挑起教養的重擔,令自己感到孤單無助,丈夫在教養兒子的事卻一再被邊缘化。若她願意調整自己的期望,學習與丈夫有商有量,在管教上會得到丈夫更多的協助,夫婦成為隊工,感情自然較親近。

按年齡、性格和能力施教

小芳對兒子有莫大的期望,還充當嚴格的教練。究竟她對快兩歲兒子的訓練目標和方法合宜嗎?這種訓練是否有效?日後有沒有後遺症呢?

家長應按孩子的年齡、性格和能力施教,每個孩子的成長程度不一,但也有客觀的里程可作考。其中協康會屬下「青葱計劃」的網站,指出0-6歲兒童的成長里程,包括:智能、社交與情緒、語言、大肌肉、小肌肉和生活技能6方面的發展小芳對兒子嚴苛的訓練,並不是以兒子的年齡、能力、性格作出發點,只將考試標準為目標,以重覆的手法強迫兒子作答及完成指令。這方法或會收一時的果效,但父母本身緊張和波動的情緒,會構成幼兒過大的心靈負擔,造成日後情緒焦慮或抗拒學習。本以愛為出發點,盼為兒子的前途做好準備,但因採用過激和不當的訓練手段,只會弄巧反拙

近年已有不少報導指出,年幼學生因功課壓力過大,常感到憂鬱和焦慮,有礙心理健康成長。有機構和學院本年初以問卷訪問逾千名小學生,發現兩成八人的焦慮症狀達需要關注的水平,研究發現家庭壓力與學童焦慮有關。小芳若能在學術培養的同時,也關注她自己和兒子的心靈健康和情緒讓孩子能愉快學習,有適當的休息玩耍時間,才能收到長遠的培育效益。

認識接納自己和家人的限制

不少家長的迷思──以為孩子的表現就等同自己的成就,又以操控兒女的行為和環境,來替他們創造所謂的幸福,但果卻強人意。正如小芳因過度擔心兒子的前途,變得焦慮不安、心靈孤獨、不能入眠、脾氣悶燥、情緒失控、與家人不和。她首先從焦慮中醒覺過來,了解壓力來自不合情理的期望和過多的操控,進而認識和接納自己家人的限制,學習過平衡的生活

家長若願意學習「愛在起跑線」的教養模式,就努力為子女建立一個溫暖的家作後盾。愛兒女,就必須愛自己和另一半,也需花時間發掘子女的獨特之處,認識和滿足他們心靈中最根本的需要。愛兒女,就當為他們訂合情合理的訓練計劃,在他們遇到挫折時,樂意給予支持。如情緒持續困擾,就應快尋求專業幫助。


葉顏瑋茵博士  Agnes Ip
活現機構 活現香港創辦人、總幹事
臨床心理學哲學博士, 主修多元種族文化和社群
美國加州執業婚姻家庭治療師
心理治療師臨床導師
香港建道神學院神學學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