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床邊故事:真正的滿足



位父親年事已高,他決定在三個兒子中揀選最有能力的一位,將農莊的生意交給他。於是,父親想出了一個難題來考驗三個兒子。難題是這樣的:每人獲分配一百個錢幣,任務就是把一千呎的飼料庫裝滿。

孩子,如果是你,你會買甚麼回來把飼料庫裝滿呢?

老實的大兒子心想:「我可不能浪費父親的錢幣。」結果,他用那一百個錢幣買了一大袋飼料回來。他把飼料放在飼料庫的一個小角落。聰明的二兒子用錢幣買了棉花。他把棉花散落在地上,希望把飼料庫填滿,可是,棉花只能覆蓋三分之一的飼料庫,他十分失望地離開。小兒子回來了,他手上看似甚麼都沒有。

「爸爸、大哥、二哥,你們快點過來吧!」於是,他們四人進了飼料庫,裡面一片漆黑。突然,一道光芒在他們中間發放出來。這束光照亮了漆黑的倉庫,就如夜空中的月亮一樣,給人方向、光明與希望。這時,他們的眼中沒有了一百個錢幣,沒有了難題,沒有了飼料庫,只剩下彼此的臉:爸爸年老的臉龐、大哥和二哥灰心失意的臉龐。原來小兒子用了幾塊錢買一盞油燈,他說:「不如我們一起努力經營老爸的農莊吧!」這時,光明、溫暖和愛把整個飼料庫裝得滿滿了。


孩子,有甚麼能令你的內心感到滿足呢?是你喜歡的食物、玩具、遊戲機,還是努力的成果、朋友的關懷、家人的陪伴?我們常常花時間追求看得見的物質,卻忽略了看不見卻一直在身邊的東西——「愛和關懷」。

你試想想,失去農莊,我們仍能作其他的事,可是,失去了家人卻是無法追回的。幸好有一個溫柔、善良的弟弟把家人重新連結在一起。今天開始,好好把握對你真正重要的東西吧!


陳志耀Tommy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孩子,你能講嗎?」















(化名)吃晚飯時,邊吃飯邊用力踢枱腳。爸爸開聲遏止他,可是威威沒有理會,反而越踢越起勁,似乎在發洩憤怒。經過屢次勸阻無效後,爸爸開始動怒了﹗

爸爸:(嚴厲地)你做甚麼踢枱腳?你發生甚麼事?你講啊﹗
威威:…… (心中害怕,稍稍停下來,沒有作聲,低著頭,不敢望爸爸。)
爸爸:你講啊﹗做甚麼不說?你講啊!
威威:嗚…… (情緒爆發,放聲大哭。)
媽媽:(緊張地)你不要哭,爸爸問你發生甚麼事,講給爸爸聽啦﹗
威威:嗚……

類似的情景,在許多家庭都出現過。父母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說出行為背後的因由,他們渴望知道孩子心思,好去幫助他解困,卻沒想到幼兒的言語發展未有能力表達需要和感受;或一般孩子在情緒泛濫時,不能理性地作出回應。結果,引致不必要的衝突,令親子關係受損。
若說成人每日要面對各樣的挑戰,其壓力和擔子越來越重,令人透不過氣來。孩子的世界亦同樣充滿挑戰,例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遺失了心愛的東西、被同學欺負或取笑等。這些在成人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小小心靈裡都會造成震撼的經驗,並累積成負面的情緒;再加上日常的功課和各樣課餘的學習,孩子壓力和擔子跟成人一樣越來越重。若孩子的言語發展未成熟或不習慣用言語表達,負面情緒便會積壓心中,表現出焦慮不安或悶悶不樂,並反映在行為上。
因此,鼓勵父母選擇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透過適當的玩樂,孩子可以抒發情緒和減輕焦慮。若發現效果仍未如理想,父母可以帶孩子到輔導室,請專業遊戲治療師以遊戲方式,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

對於約3-11歲的孩子來說,兒童為本的遊戲治療是個很好的選擇;這是基於Virginia Axline(1947)女士所創立的「非主導式遊戲治療法」和Garry Landreth(1991)博士後來延續發展出「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輔導室內擺放了各種能讓孩子抒發情懷和自我探索的玩具及設施,輔導員給予孩子恰當的自由,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做主導;而輔導員會用接納、包容、關懷、溫暖的態度與孩子建立安全和信任的關係。孩子感覺被愛和尊重,心情自然輕鬆,便可以無拘無束地玩。孩子天生就愛玩,透過遊戲和輔導員的適切回應,孩子可以化解心中壓力、培養正向情緒、確認自己的能力、發揮潛能、提升自信和增加自制力等,在整體上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
以下的例子可以更清楚具體地說明。
威威今年5歲,爸爸是電子工程師,媽媽是會計員。父母都很愛錫他,平時注意他的起居飲食,照顧周到,又重視他的學業,補習和課餘活動都不缺。最近父母發現威威表現欠自信、依賴、沈默、情緒化和常常發脾氣。父母決定帶他接受遊戲治療。在遊戲輔導室裡,威威看著各樣的玩具,表現開心、好奇和興奮。輔導員態度親切友善、接納和包容,威威感覺彼此關係是安全的,玩得很投入,特別喜歡扮演警察進行槍戰、超人打怪獸和打籃球等遊戲。他常有意無意地向輔導員展示他的能力,每當成功,他都回望輔導員,想要得到確認和肯定。輔導員也很配合,常給他肯定的回應。起初,當威威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很快便放棄,後來他漸漸有信心,嘗試想辦法抗逆,例如:有一次玩具飛機在威威假想的世界裡發生意外,被籃球架的繩子卡住,動彈不得。威威出動了消防車、救護車、警車和拯救部隊前來救援。在過程中,所有車輛都遇到意外,令拯救困難重重。可是,威威沒有放棄,結果他請來了小飛象,用象鼻解開繩索,飛機最後安全著陸。從這例子,我們可以看見遊戲能幫助威威建立自信和培養解難能力。

另外一次,威威因在學校受同學欺負,他很憤怒。他來到輔導室所玩的遊戲,都是關乎暴力的。在遊戲的假想世界裡,超人互相殘殺,怪獸圍打超人,超人重傷,甚至兩者打作一團,兩敗俱傷。他又猛力打不倒翁,嘗試用手銬鎖它,企圖制服它。原來威威藉著遊戲的情節抒發內心的憤怒。當遊戲結束時,威威竟邀請輔導員用玩具樂器和他合奏。輔導員洞悉他的心意,體會他的情緒漸漸平伏,他經過一連串的激烈遊戲後,內心的怒氣已得釋放。輔導員觀察到他開始有意與人在心靈上連接,就本著兒童為本的精神,在威威的指導下,用他喜歡的方式和他合奏。這一次的遊戲過程明顯帶出了情緒上的治療。在之後的幾次治療裡,威威所玩的遊戲不單暴力內容減少,還出現了建設性的項目,如建造農場,他把各種禽畜按特性安放其中,又為客人煮豐富的晚餐等。

我們發現「玩」有助孩子化解在生活中積壓的負面情緒,因而重新得力,面對接續而來的生活挑戰。至於威威透過遊戲獲得的其他進步在此未能盡錄,但肯定父母帶他來輔導室玩是明智的選擇。幼兒未能透過言語完整地表達心中情,但可以透過「玩」,讓父母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以上的例子,輔導員讓父母知道威威透過遊戲所表現的感受和需要,學習用孩子明白的方式去愛錫和管教他;這樣不但可減少不必要的衝突,更能增進親子關係。孩子能健康地成長,這豈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嗎?

詹玉冰女士Isabel Chim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基督教婚姻家庭治療碩士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澄心」客觀看自己和孩子



直以來,親職的做法都在教導及資料上。有心的父母努力地學習,希望把最好的帶給他們的下一代。但是,問題往往不是父母的認知有多少,而是他們在情緒上是否能夠穩定的執行他們所知的一切。
在電光火石間,成年人能否按捺自己的衝動,不動氣,而又可以由自己的本位轉移到孩子的世界及現實,去明白他所發生的事?那要靠「澄心」幫助父母保持冷靜,能夠把自己從當下的反應抽出來,以客觀的態度去看自己、看孩子。
「澄心」的應用:切合當下孩子的情感需要
有一天剛好在咖啡廳看見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在喝下午茶。5-6歲的小姊姊為了一些事很氣憤,一直在罵小弟弟,但那個少不經事的弟弟(約3歲)一副不相干的樣子,自顧自吃他的點心。小姊姊看見他漫不經心的樣子,氣得爆炸了﹗媽媽在一旁並不作聲,只是打點著吃的。奇怪的是媽媽過了一陣子,轉過頭來跟我說她沒辦法。氣得要命的姊姊因為得不到了解及安慰,終於哭起來。
「澄心」的應用在了解當下發生的事,而不是評理。小孩子的衝突是每天發生的事,事實上也用不著很清楚地判斷對與錯。
「澄心」的當下,我們看見一個情緒波動的孩子,她的哭鬧其實是清晰的求救信號;她需要幫助,她需要成年人在情緒上給她安慰及舒緩。如果媽媽能夠在當下好好地安慰孩子當時情感上的需要,她就可以立時把危機化成建立母女感情聯繫的好機會;並且在感情舒緩之後,可再教導她。
知己知彼:再建神經反應路線
當然,知己知彼是十分之重要。但是,父母自己被困,未能明白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很難去顧及孩子,更遑論幫助調節孩子的情緒。
我們的情緒或立時的反應,會促使我們走一條短路,而這條短路儲藏了許多過去的經驗。精神心理學者Stephen Porges稱之為neu­reception (神經環迴系統)。在環迴系統中,我們跨越了思想,只在感官上接收資料,未經整理明白,立時產生既定的反應。像我們嗅到某種餸菜的味道,就彷彿回到當日的場景。經驗是好的、壞的老早就決定了,所以立時的反應都受著以往經驗的影響。
假如父母及照料者能夠停一停、看一看,出來的效果可以不一樣。

小知識:
對腦發展的認識:實際的期望
在三歲之前,我不會跟孩子多講理由,因為他們在那段時期的主要發展在情緒、感覺與活動能力上。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我會安撫他及轉移他的注意力,以致他很快可以重新投入活動之中。
對腦圖的認識
小孩子的腦在0-6歲之間經歷很大,亦很快的改變。
明白這些時期的重點及需要,便可以有更確切的期望。
小孩腦的4部分:
0-8個月──安全感
後腦0-2歲──提供安全及適量的活動
情感腦1-4歲──建立安全接納的關係
理智/分析圖3-6歲──可以開始跟孩子講道理


黃葉仲萍教授
全康澄心基金董事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伯特利神學院學士課程主任、教牧輔導教授
資深沙維雅模式專業及督導

轉載自: 「家庭‧家情」網頁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家事新聞:食菜有錢收 孩子會更健康嗎?



朋友拜年時吃下不少年糕、煎堆等肥膩食品,父母卻往往無法令他們多吃蔬菜清理腸胃。英國有反肥胖組織最近建議,可用小額金錢或禮物鼓勵小孩吃菜,港爸媽應否趁機用利市錢作鼓勵?
英國慈善團體National Obesity Forum代表Tam Fry謂,綠色植物小孩吃起來有苦味,但他們必須從小理解,並非所有東西都甜美,公開建議以金錢或其他有形、有價值的東西獎勵他們吃菜,更可讓他們了解金錢背後的意義,怎靠儲蓄未雨綢繆。
學者看法審慎 恐惹反效果
美國有經濟學家團隊去年曾找來8,000個小學生,他們午飯時若吃到一份蔬菜或水果,即能換取25美仙的現金券,結果吃菜的學生數目倍增,獎賞計劃完結兩個月後,仍有較多學生吃菜。
這證明小獎勵有助建立良好習慣?心理學家及營養學家普遍看法審慎,直指金錢獎勵改變吃菜動機,削減其他內在意慾,又另引研究提醒,當獎勵不再,小朋友連原有的興趣都會失去。英國史雲斯大學學者Sophia Komninou稱,若吃蔬果能換取任何禮物,恐令小孩誤以為蔬菜是劣食,價值不及賺回來的美食或獎品,反令他們厭惡。
有父母會將蔬果切碎、榨汁,務求能哄騙小孩,名廚Jamie Oliver及商企Kidfresh等亦紛紛推出「無菜」食譜及即食食品。要小孩攝取足夠纖維和維他命,這無疑是權宜之計,但即使他們能吃甘筍蛋糕,大概仍會拒吃小甘筍、紅蘿蔔,始終治標不治本,父母一旦遭揭穿,更有可能影響親子互信。
為人父母者應理解,小孩喜甜厭苦,背後有科學解釋。嗜甜過去一直是人類的生存機制,只是今天生活豐足,才有癡肥之虞,人類至今仍會本能地避開風險甚高的苦味植物。小孩特別抗拒苦味,其實只是他們亦說不出所以然的自保方式。長大後,人們多會漸漸改變口味,愛上咖啡或啤酒等「大人食品」,下意識忘記苦味去追求咖啡因或酒精帶來的上癮、歡愉感覺。
由甜至苦漸進 鼓勵小孩嘗試
因此,想鼓勵小孩吃菜,應先以帶甜味的粟米、栗子、椰子等着手,沒甚味道的白菜、菜心次之,最後才是因為含有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而帶苦的西蘭花、西洋菜及椰菜等。研究顯示,長輩強迫小孩吃厭惡的食物,他們長大後逾7成機會不再自願進食,但與此同時,兒童若能不斷試食陌生或討厭的蔬菜,到第10次左右他就會多吃,反映父母靠耐性營造支持吃菜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大人既可帶頭吃菜,也可親子結伴煮菜、種菜。
身教遠勝言教,若父母本身同樣抗拒吃菜,專家建議可改變由祖父母輩承襲的烹調方法,又或嘗試在自己最愛的食品混入蔬菜,改變任何既有的壞聯想和記憶。食物科學家Russell Keast指,跟豪飲宿醉時光想到酒精就想吐相反,若某種本來令人厭惡的蔬菜能帶來能量或其他好處,體內的喜好系統能漸漸改變,再吃時甚至能令人享受。


轉載自:食菜有錢收 孩子會更健康嗎? 香港經濟日報 01/0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