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開學面對焦慮緊張 學生情緒問題高危




【星島日報報道】本周五是新學年的開學日,學期初是學生情緒問題爆發的高峰期,學生容易對新學期感到不安、焦慮、緊張,甚至患上情緒病。衞生署心理學家提醒家長,升小學、高小班及升中階段是情緒問題高危期,強調如何準備開學是對整個家庭的考驗,而非學生獨自面對;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別將自身焦慮轉移子女身上,共同建立開學的正面態度,提升包容力及抗壓力,幫助子女紓緩開學壓力。

莘莘學子放完漫長暑假,需時適應校園生活,他們的情緒狀況令人關注。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臨牀心理學家李靜慧認為,升小學、升高小班及升中階段是產生情緒問題的高危期,舉例普通班升上精英班的初小學生,因對新學期學習壓力導致失眠,腦里充斥奧數班、功課進度等而焦慮不安;有由精英班降至普通班的小學生,擔心怕被同學嘲笑害怕開學;也有在暑假沉迷電子遊戲的升中男孩抗拒上學,認為是失去自由。

李解釋,怕開學的「怕」是「不情願、抗拒、焦慮、緊張」,中學生並不如小學生將情緒直接流露,反而因緊張焦慮而表現憤怒、具攻擊性及氣勢凌人的態度處事,但李形容「將他們像洋蔥剝開,原來是好脆弱的一個狀態」。

要解決學童開學的情緒問題,李強調是整個家庭在效率、包容力及抗壓力的考驗,而非子女一人獨自面對,父母經常「不知不覺強化孩子開學的負面情緒」,建議別將自身焦慮轉移到子女身上,亦不應與子女玩樂(旅行外遊)直到暑假結束,應預留時間幫助子女調整作息時間,共同培養開學的正面態度。

關心子女亦是一門學問,李提醒家長開學初期不應事務式發問如「功課完成了?」,或模棱兩可的問題如「今天開學如何?」,更別有負面問題如「開學有沒有被老師責罰?」,建議可以具體地問「可否介紹兩位新同學讓媽媽認識?有那些課堂是覺得最有趣?」,從而逐漸令學生對開學建立正面態度。

欺凌問題在新學期亦時有發生。衞生署青少年健康服務計畫高級醫生沈明欣表示,欺凌者愛張貼受害者的相片、短片等加以取笑,建議受害者應在社交媒體上封鎖欺凌者、保留訊息,但不要報復,應向老師家長尋求協助甚至報警,沈又認為家長為子女轉校只是逃避問題,無法培養子女的抗壓力。

香港青年協會統計十五所提供駐校服務的中學,每年共約有一千五百宗學生個案交由社工跟進,當中牽涉情緒問題的個案一年比一年多,個案背後成因複雜,非來自單一因素,且是環環相扣。


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單位主任許珍珍稱,曾有個案涉及一名中五女生,她本身在校成績優異,不過每次上體育課,都以身體不適為由缺席,她起初不願見社工,不接受輔導,後來經班主任協調,終吐出心底話。原來該名女生飽受學業壓力,對自我要求很高,擔心中學文憑試成績不理想,令父母、師長失望。她又表示,學術水平較高的學校,學生較不願意接受輔導。

轉載自:開學面對焦慮緊張 學生情緒問題高危 (星島日報2017年8月2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